
莊閔茜
RECCESSARY 記者

News
dReg、E-dReg是什麼?白話解析電力交易平台的運作與申請流程
電業自由化後,台電電力交易平台扮演活化民間自有設備資源、擴大電力市場參與跟推動再生能源發展重要角色。《RECCESSARY》整理台電電力交易平台運作模式,解析平台方向與交易機制。
2024-11-07
News
風力發電原理、優缺點是什麼?台灣區塊開發進度一文掌握
藉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風能吹拂,帶動發電機運轉,風力發電可以說是歷史相當悠久的再生能源技術,如今風電更是台灣能源轉型的重要推手,《RECCESSARY》整理台灣風力發電發展歷程,解析風電的優缺點與機會。
2024-11-01
News
碳捕捉原理與方法是什麼?從國際抓碳案例,深度解析機會與挑戰
為緩解氣候變遷、控制全球升溫,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與人為碳排放已是當務之急,如何捕捉二氧化碳進行再利用與封存,將成為重要課題。《RECCESSARY》特別整理碳捕捉的特點與重要性,帶讀者一次看。
2024-10-31
News
再生能源售電業怎麼申請?從三轉一到開放交易,綠電市場變化一篇看懂
台灣的《電業法》在2017年大幅修正後,發電業、售電業開放民間綠電加入,打開綠電交易市場大門,今年7月再度放寬再生能源售電業間可交易,讓綠電交易更有彈性。《RECCESSARY》整理台灣再生能源售電業發展,解析售電業與綠電交易機制。
2024-10-25
News
需量反應是什麼?不只省電還能賺錢,比蓋電廠更划算的電力管理手段
為確保供電無虞,除了蓋電廠還有許多電力管理措施。需量反應是國內外行之有年的方法,能夠讓電網更有韌性,企業與商家也可以從電力公司賺取報酬,創造新收入。《RECCESSARY》將帶領讀者了解需量反應的應用與適合的參與對象。
2024-10-24
News
國內碳交易開張3》碳權交易有助企業減碳?專家剖析2大難題,碳交所怎麼回應?
當碳有價時代來臨,碳費、碳權已經成為企業減碳重要推力。國內碳權交易平台10月上線,但碳權經過交易或拍賣,移轉僅限一次的限制引發外界質疑,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直言,現階段的碳權交易機制「缺乏價格訊號」、「流動性不足」,這兩大問題難以促進企業自主減碳。
2024-10-21
News
國內碳交易開張2》碳權一噸2500起跳,現在該買嗎?買賣雙方曝真實心聲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於10月2日正式啟動,只要業者取得經環境部核可的減量額度(碳權),即可在碳交所掛牌交易,由於目前國內碳權需求大於供給,加上可以抵減碳費,一噸價格從2000元起跳,甚至出現一噸4000元高價。面對台灣剛起步的碳權交易市場,《RECCESSARY》訪問潛在買賣雙方,他們對於國內碳權市場有哪些期待?
2024-10-21
News
國內碳交易開張1》碳權交易平台啟動!抵減碳費、環評,如何驅動百萬家中小企業加大減碳力道?
「碳權就是以最少資源,減最多的碳」」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點出碳權對企業的重要性。在2050年淨零排放路上,淨零攸關產業競爭力,也比拚國家力量,台灣碳權交易所於10月2日正式啟動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又可稱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將可抵減企業碳費、用於環評增量抵換,帶動國內碳權市場發展。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