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閔茜
RECCESSARY 記者

News
光電場爭議頻傳!抗颱不足、7成漁電共生未落實養殖,衝擊社會信任
近期台灣再生能源產業遇逆風,尤其7月丹娜絲颱風來襲衝擊中南部光電案場,社會關注廢棄太陽能板去處以及案場抗颱性能,引經濟部出手提高案場抗災規範;審計部報告揭露,台灣漁電共生案場7成「有電無魚」,凸顯缺乏專責管控單位監管不足,為此農業部也已修訂查核指引4.0、正修法預告增訂產銷履歷或監控設備。
2025-09-11
News
AI驅動UPS轉型!伊頓發布「從電網到晶片」策略,聯手輝達開發新一代電力架構
隨著人工智慧(AI)與半導體產業的用電需求持續飆升,能源議題備受關注。不斷電系統(UPS)大廠伊頓電氣今(10日)在2025國際半導體展上表示,將以3項策略深化在台布局,同時切入輝達(NVIDIA)供應鏈,推進電力管理與配電解決方案,並投入固態變壓器(SST)研發,為下一世代電力架構提前準備。
2025-09-10

News
Netflix攜美國森林基金會敲定15年碳權協議,「創新融資」如何帶動農村碳經濟?
「透過正確的投資與科學驗證,自然氣候解方能也可成為強大且可靠的工具,」美國森林基金會(American Forest Foundation,AFF)專案融資與環境市場資深總監林格(John Ringer)說道。AFF日前宣布與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簽署長達15年的碳權協議,不僅協助美國南方植樹造林和森林復育,新穎的「里程碑融資」模式,也解決自然解方的財務挑戰。
2025-09-08
News
社區電動車充電樁怎麼裝?中古屋、新成屋挑戰不同,管理辦法成關鍵
台灣電動車市在今年邁入新里程碑,正式突破10萬輛,然而社區安裝充電樁仍有許多挑戰,除了需要建立必要的專用電表、電力線路硬體設備與導入能源管理系統,關鍵在於打造符合社區的「管理辦法」。
2025-09-04
News
搶AI訂單先拚ESG!盤點輝達供應鏈減碳進度,台廠搶進資料中心有哪些永續布局?
在人工智慧(AI)迅速發展時代,資料中心基礎建設需求日益提高,用電、算力需求大增,如何有效管理能源使用、ESG並兼顧技術發展,已經成為企業必備課題,更是獲得國際訂單的關鍵。
2025-09-03
News
工總2025白皮書籲碳費緩徵2年、重啟核電,環境部強調碳費如期推行【更新】
人工智慧(AI)新商機與美國關稅成為今年產業關注焦點,各界也密切觀察對台灣的影響。全國工業總會今(2日)發布2025年白皮書指出,隨著AI產業應用快速發展,台灣電力需求持續攀升,8月公投結果也顯示,社會並不排斥核電,未來能源規劃應同時納入化石燃料、再生能源與核能等多元選項。
2025-09-02
News
AI帶動亞太綠電需求,台灣如何把握? 產業界揭南向優勢與新加坡跨境電力策略
人工智慧(AI)蓬勃發展推升用電需求,亞太作為碳排放最高,同時也是再生能源投資與製造最多的區域,更是發展焦點。中美晶旗下旭鑫總經理黃正泓1日在2025亞太再生能源領袖論壇(APAC)指出,台灣有許多優秀專業團隊,硬實力強大,不僅能持續深耕服務台灣市場,更能藉由靈活決策優勢進軍國際。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