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潔淨能源新商機:「台菲經濟走廊」催動下,台灣綠電業者有哪些競爭優勢?【獨家觀點】

加入收藏

在「台菲經濟走廊」與菲律賓政策利多疊加下,台灣綠能業者可望迎來龐大商機。(圖片來源:iStock)

在「台菲經濟走廊」與菲律賓政策利多疊加下,台灣綠能業者可望迎來龐大商機。(圖片來源:iStock)

在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變動中,逐漸成形的「台菲經濟走廊」構想將為台灣與菲律賓的能源合作帶來新契機,特別是菲律賓潔淨能源轉型,將是台灣業者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機會。

「台菲經濟走廊」下的潔淨能源合作藍圖 

「台菲經濟走廊」(Taiwan-Philippines Economic Corridor)是台灣「新南向政策」下重要的經濟合作計畫,為台灣「大南方新矽谷計畫」的延伸,並與美國、日本、菲律賓三方合作的「呂宋經濟走廊計畫」(Luzon Economic Corridor, LEC)對接,目標是深化與菲律賓的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強化產業鏈韌性區域經濟安全。外交部長林佳龍於2025年10月15日表示,將透過深化「台菲經濟走廊」合作,將對台灣的經濟與安全產生正面效益,並建立具韌性的非紅供應鏈。 

台菲經濟走廊涵蓋7大重點產業:半導體與AI、新能源、造船、無人機、智慧農業、數位基礎建設、海底電纜。其中在新能源方面,合作方向包括再生能源發電(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儲能系統、智慧電網技術等。此為台灣企業參與菲律賓能源轉型進程上提供更多合作平台與機會,能有效降低企業的海外投資風險。 

圖1、台菲經濟走廊示意圖 

菲律賓綠電需求增,法規祭出哪些利多?

菲律賓近年經濟成長快速,但長期面臨電價高昂、供電不穩等挑戰,菲律賓電價為亞洲最高的國家之一,且跳電、限電頻傳,顯示能源基礎設施的脆弱性。根據菲律賓能源部2025年數據,菲律賓民生電價約每度0.2美元,商用電價約每度0.15美元,在東協中排名第二高,僅次於新加坡。 

為應對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並提升能源安全,菲律賓能源部在「2023-2050年菲律賓能源計畫」(Philippine Energy Plan, PEP)中訂定具雄心的目標,力求在2030年、2040年將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35%、50%,並在2050年超過50%。預估至2040年全國新增52,826MW(千瓩)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約目前規模的7倍。新增裝置容量過半來自太陽光電(27,162MW),其次為風力發電(16,650MW)。 

為此,菲律賓政府透過《再生能源法案》(RE Act of 2008)推出一系列政策利多: 

  • 外資100%持有再生能源專案:2022年起,菲律賓政府開放外資能100%持有再生能源專案(太陽能、風能、海洋能),此將為外商和台商提供直接進場的機會。但水力和地熱仍維持40%外資限制。此外,這些再生能源專案也能享有稅務減免,如7年免啟業所得稅、7年後企業所得稅10%、設備材料免進口稅等。 

  • 綠色能源拍賣(Green Energy Auction Program, GEAP):菲律賓能源部定期舉行綠色電力競標以決定購電價格,取代早期躉購費率制度(FiT)。競標採「得標價格付款」(Pay-as-bid)原則,與政府指定承購方簽訂20年綠電購電協議(PPA),此將為開發商提供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 

  • 再生能源組合標準(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 RPS):強制要求電力公司須採購一定比例的再生電力。此有助於創造穩定的綠電需求,從而鼓勵開發商投資。 

  • 淨計量電價(Net Metering):允許安裝小型再生能源發電設施的用戶,將多餘電力回售給電網,並在電費單上扣除,或以一定價格結算。此將鼓勵終端用戶發展分散式發電。 

搶進菲國綠能市場:2大類商機台廠最有優勢

在台菲經濟走廊與菲律賓政策利多疊加下,將為台灣綠能業者開啟龐大商機,特別是太陽光電開發、儲能系統與智慧電網,適合那些擁有豐富資金、國際融資能力和成熟開發經驗的大型開發商或EPC商、儲能系統供應商進入。 具體項目包括:

1. 太陽能發電案場建置

菲律賓日照充足,土地成本相對較低,適合大規模太陽能電站開發。台商可利用在太陽光電的開發與維運管理經驗,開發地面型、屋頂型太陽能案場,並參與GEAP標案。目前已有台灣企業(禾迅綠電、亞通利大)競標到GEAP案場。 

2. 儲能與電網智慧化

菲律賓電網系統升級與穩定化是其能源轉型的重要環節,台商可憑藉儲能系統技術、智慧電表、電網優化與監控方面的優勢,為菲律賓提供解決方案,特別是配合當地台商對穩定供電的需求,也能提供客製化的微電網或儲能備援服務。 

迄今已有不少台灣綠能業者布局菲律賓市場,例如森崴能源、雲豹能源、泓德能源等紛紛插旗菲律賓。在合作模式上,台商大多採取與當地企業策略聯盟或合資,利用當地夥伴對土地、法規及政府關係的熟悉度,以克服市場進入障礙。 

森崴能源在呂宋經濟走廊商機說明會上指出,選擇合適的在地夥伴至關重要,特別是能源領域,因為能源商機與政策緊密相關,在地夥伴對這些政策、法規及潛在案場的優勢與風險較熟悉。目前森崴能源在菲律賓的案場主要與當地電力公司簽訂長期的CPPA,而非價格波動性高的GEAP機制,以確保投資初期的穩定性。

由於菲律賓電網脆弱,森崴能源是以獨立專線來進行供電。另一方面,一些台商則選擇走GEAP機制,儘管拍賣前價格不確定性高,但得標後將鎖定一個固定電價且獲得政府背書20年的購電協議,能提供穩定的收入保證。 

表1、台灣綠能業者拓展菲律賓市場情形

風險不只在電網:治安、土地皆需前期評估

雖然菲律賓能源市場潛力巨大,但台商拓展市場仍須謹慎應對以下挑戰:  

  • 電力基礎設施老舊:菲律賓電網老化、輸電線路容量不足,是再生能源專案併網的主要障礙,可能導致限電。建議應將儲能系統納入發電設施規劃,以提高電力輸出穩定性並減少棄電風險。 

  • 土地取得不易:菲律賓憲法限制外國人擁有土地所有權,大型光電與風電專案需要大量土地,可能涉及複雜的農地轉用、部落土地權益及長期租賃合約等問題。 

  • 法規與行政效率:菲律賓投資環境在許可證審批等方面存在效率低落、行政程序冗長等問題。 

  • 治安問題:不少台商提到拓展菲律賓能源市場需特別注意當地社會治安所引起的人身安全問題。 

台菲綠電合作前景看俏,政策與招標機制成關鍵

「台菲經濟走廊」為台灣與菲律賓的經貿合作架起橋樑,特別在潔淨能源轉型,為台灣企業提供拓展海外市場的新機遇。未來台商可持續觀察的重點如下: 

  • 太陽光電與政策穩定性:太陽光電市場潛力大,可觀察GEAP下的拍賣容量是否持續擴大、競標價格是否合理。美國與日本對LEC的支持力道是否持續,或是否釋出更多計畫。 

  • 離岸風電潛力:菲律賓離岸風電潛力巨大,但其開發成本與技術門檻甚高,可觀察菲律賓是否推出明確且具吸引力的招標機制。 

展望未來,台菲潔淨能源開發合作將不僅是單純的投資與貿易,更將深化為技術、人才與資金的整合,共同打造一條具備韌性與永續性的經濟走廊,最終實現台菲兩國的互利共榮。 

※ 本文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使用

從「氫能位階」檢視台灣戰略:能源、製造、運輸部門,誰導入氫能最具效益?
Back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