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Banpu Power看好儲能前景,布局日本及美國市場。(圖片來源:Banpu Power)
泰國能源大廠Banpu Power近日宣布將在美國設立電池儲能系統(BESS)工廠,瞄準當地因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AI)應用所帶動的龐大電力需求。這項投資為Banpu Power繼日本後的第二個海外儲能據點。
此外,南韓電池大廠LG Energy Solution(LGES)也傳出取得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訂單,市場普遍解讀,此舉有望進一步有擴大LGES在美國的儲能業務。
泰國Banpu Power推展美國儲能業務,擴大海外市場版圖
Banpu Power執行長伊薩拉(Issara Niropas)表示,隨著再生能源逐漸普及,加上電網穩定性及能源安全的需求,全球電池儲能市場正在快速成長,而該公司已向美國「德州電力可靠度委員會」(Electricity Reliability Council of Texas)遞交設廠計畫。
伊薩拉未透露開發成本,僅表示部分資金可能來自儲能業務的補貼計畫。
今年6月,Banpu Power在日本岩手縣遠野市(Tono City)的儲能計畫正式商轉,裝置容量為58MW(千瓩),能為5,800戶家庭供電。當時,公司高層表示,將持續拓展日本市場,並尋求進入其他亞太國家的機會。
伊薩拉表示,全球電池儲能市場正在快速成長,Banpu Power也正朝美國儲能業務推展。(圖片來源:Banpu Power)
南韓LG能源布局儲能電池,傳搶下特斯拉大單
同樣看好美國市場,南韓電池廠LGES傳出已經簽署一份合作協議,為特斯拉供應儲能用磷酸鐵鋰電池(LFP),協議內容價值43億美元(約新台幣1,286億元),被認為是LGES迄今金額最高的合約之一。
儘管LGES沒有透露客戶是誰,特斯拉也沒有證實合作的消息,但《路透社》(Reuters)引述消息人士指出,LGES位於密西根州的工廠將負責供應LFP電池,而特斯拉找上LGES是因為要降低對中國電池的依賴,尤其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徵關稅,推高特斯拉在美國的生產成本。
美國關稅讓汽車製造商面臨成本壓力,也使得電動車市場更加疲軟,因此LGES逐漸將重心轉向儲能領域,將部分電動車電池生產線改用於製造儲能電池,進一步使LGES成為在美國擁有高產能的LFP電池製造商之一,不過中國企業仍在該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碳權市場媒體《Carbon Credits》分析,儘管特斯拉預計今年底於內華達州啟用LFP電池製造廠,但產能無法滿足整體企業需求,而LGES新增的產能正好為特斯拉提供了關鍵、去中化的替代方案,也同時符合美國政府的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