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簽署亞洲單筆最大SAF採購案,希望能加快航空業脫碳。(圖片來源:DHL)
跨國快遞公司DHL持續增加永續航空燃料(SAF)採購,近期向芬蘭奈斯特石油公司(Neste)的採購規模創下亞洲最大,然而隨著再生能源燃料價格下跌,以及市場對燃料原料需求的增加,使得SAF的獲利縮減,因此確保需求穩定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
SAF成本高於一般燃料,DHL:不轉型的代價更高
DHL快遞新加坡公司董事總經理Christopher Ong於7日參觀樟宜航空貨運中心時表示,儘管SAF的價格比一般航空燃料還高,但如果現在不投資,之後隨著地球暖化,將付出更高的代價。
DHL與奈斯特在7月簽署SAF採購協議,之後從樟宜機場起飛的貨運航班,將使用奈斯特在當地生產的SAF,總計7,400噸,約950萬公升,占其5架波音777貨機燃料使用量的35%至40%,如此龐大的採購量目前在亞洲位居第一。
Christopher Ong進一步表示,DHL貨運的碳排9成來自飛行活動,而SAF是減排關鍵。他認為,SAF的成本在短時間仍比一般航空燃料還高,因此消費者必須有心理準備,必須支付更多費用才能選擇低碳航空貨運。
延伸閱讀》永續航空燃料SAF是什麼?會讓機票變貴嗎?製造流程、應用現況一次掌握
DHL高層表示,SAF成本短期內仍高於一般航空燃料,消費者必須有心理準備,必須支付更多費用才能選擇低碳航空貨運。(圖片來源:iStock)
奈斯特擴大投資新加坡,強調市場需求重要性
在各國政府及產業組織要求下,航空業開始使用混摻生質燃料的SAF,但過去幾年需求疲軟,加上再生能源燃料價格下降,而原料需求增加的情況下,SAF製造商的獲利遭受侵蝕,且競爭者的生產質、量不斷提升,對奈斯特造成壓力。
以法國能源大廠道達爾(TotalEnergies)為例,該公司持續提升SAF產能,預計在2028年達到年產量50萬噸,占歐洲市場銷量的10%,提前達成6%的目標。
奈斯特亞太區公共與監管事務主管Steven Bartholomeusz認為,SAF產業發展關鍵之一是確保需求,「如果只有DHL採購,公司不可能持續擴大投資」。
他強調,奈斯特已經投資16億歐元(約新台幣556億元)在新加坡擴建新廠。奈斯特在大士(Tuas)的煉油廠產量高達100萬噸,是世界上同類煉油廠中最大規模。
除了奈斯特,能源巨頭殼牌(Shell)、低碳解決方案供應商World Energy、英國石油(BP)也都與DHL簽署SAF採購協議。
DHL在官網中表明,SAF市場面臨一個惡性循環的現象:成本太高導致需求低迷,但沒有需求也難以讓製造商提高產能、降低成本,因此DHL決定帶頭,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希望能加快航空業脫碳。
資料來源:The Straits Times、TotalEnergies、D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