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跨境電力交易新進展:PLN獨攬進出口權,專家示警財務、價格風險

EN
加入收藏

印尼9月正式賦予PLN進行國家電力交易的權力,以提高能源供應的效率、可靠性及安全性。(圖片來源:iStock)

印尼9月賦予PLN進行國家電力交易的權力,以提高能源供應的效率、可靠性及安全性。(圖片來源:iStock)

印尼在跨國電力交易上邁出關鍵一步。新法規明定國家電力公司(PLN)為全國唯一的電力進出口商,並採用更具彈性的交易機制,允許以不同能源或大宗商品作為結算方式。政府也規劃將交易所得用於強化能源安全,並投入新能源與再生能源開發計畫。

印尼推進跨國綠電交易,由PLN主責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9月15日簽署通過第40號(40/2025)條例,正式賦予PLN進行國家電力交易的權力,以提高能源供應的效率、可靠性及安全性。此舉可望加快印尼向新加坡出口再生能源電力,並推進東協電網(APG)的進程。

根據新規定,印尼跨國電力貿易可採用交換交易(Swap tranctions)形式,意即電力買賣可根據協議內容使用不同能源或其他大宗商品進行結算,不限於現金交易,預料將為資源豐富的印尼開啟更多商機,用電力交換其他必需品或其他形式的能源。

在此之前,能源與礦產資源部部長巴赫理(Bahlil Lahadalia)曾表示,希望PLN先專注強化國內電力供應,包括提高發電能力、拓展電網路線等,因此初期不會參與印尼潔淨能源電力出口。新法的推出等於推翻巴赫里的說法。

印尼將由PLN統籌跨境電力交易。(圖片來源:印尼國家電力公司)

PLN肩負國內外電力發展,財務緊繃恐成障礙

今年6月,印尼與新加坡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計劃向新加坡出口3.4GW(百萬瓩)的再生能源電力,並逐步提升至12GW,同時印尼的廖內群島(Riau Islands)將獲得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47億元)投資,擴大太陽能電池板製造。當時能源與礦產資源部表示,將優先考慮由私人企業帶領發展電力出口,但沒有排除PLN參與的可能。

由印尼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雅加達郵報、普拉塞蒂亞穆利亞大學(Universitas Prasetiya Mulya)共同創立的東南戰略智庫(Tenggara Strategics)分析指出,印尼與新加坡的再生能源電力交易規劃發展緩慢,部分原因是跨國輸電必須透過PLN國家電網,且其受制於憲法規定的定價低於新加坡市場價格,使得相關計畫失去經濟可行性,因此相關談判重點在於電力出口價格如何與PLN的結構脫鉤。

此外,印尼私人智庫「基礎服務改革研究院」(IESR)執行董事法比(Fabby Tumiwa)曾示警PLN的財務狀況緊張。他認為,PLN為了滿足國內電力需求,已經得投資1,880億美元(約新台幣5.7兆元),因此資金壓力可能成為一大障礙。

資料來源:Jakarta Post(1)(2)(3)Petromindo

延伸閱讀》區域電網新機遇1》全球電網串連為何是趨勢?從歐盟、東協電網經驗,看台灣跨國送電可行性

相關主題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