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踢爆加州太陽能7大腐敗亂象:裙帶關係、非法佔地,連巴菲特也陷龐式騙局

美國研究指出,加州太陽能市場在高速成長的背後,存在高達7種形式的公私部門腐敗行為。

美國研究指出,加州太陽能市場在高速成長的背後,存在高達7種形式的公私部門腐敗行為。(圖片來源:iStock)

隨著美國推動氣候變遷政策及碳中和目標,太陽能產業迅速發展,而加州作為全美最大的太陽能電力生產龍頭,被視為綠色能源領頭羊,發電量在過去十年間呈現爆炸性成長。

然而,波士頓大學全球永續發展研究所(IGS)最新發表於《能源策略評論》的研究指出,加州太陽能市場在高速成長的背後,存在高達7種形式的公私部門腐敗行為,包括打著環保旗幟卻進行非法佔地,或是虛報效益,甚至涉及高層官員與太陽能遊說者的不當親密關係等,種種亂象都被攤在陽光下。

裙帶關係、非法佔地…腐敗形式多樣,美政府官員也涉嫌其中

這項研究深入檢視了加州太陽能市場中,從公部門到私營企業所顯現的7種腐敗模式:

1. 裙帶關係與偏袒: 包括在專案審查中,優先考慮特定人士或公司,甚至涉及高層官員與太陽能公司遊說者間的親密關係,曾引發美國內政部高層調查
2. 尋租和非法佔地: 公共資金或土地被轉移至私人開發商手中,甚至侵佔原住民或其他群體的土地用於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3. 服務轉移: 扣留當地居民應享的利益,如較低的電費,或把當地發電量僅供應給支付更高費用的地區
4. 盜竊: 強行移除植物或文化文物,或破壞動物棲息地以建設太陽能場地
5. 漂綠(Greenwashing): 透過不實的環境或文化影響評估誤導大眾,或為加速建設進度而無視環境保護
6. 逃漏稅: 企業少繳稅或不繳稅,政府未能妥善分配項目資金給受影響社區
7. 資訊不透明: 隱藏、操縱或未公開太陽能專案的相關重要資訊,例如對當地經濟效益和環境影響的數據

股神巴菲特也曾踩雷!加州太陽能爆出10美元龐氏騙局

自2010年至2024年間,加州太陽能市場的爆炸性增長,期間該州的太陽能發電量呈現指數級增長, 2024年達到79,544 百萬瓦時(約等於新台幣25億元發電成本),足以供應約740萬美國家庭一年的電力。

加州政府自2002年起持續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目標,並於2018年通過立法,設定2045年達成100%清潔電力的目標,積極推動太陽能及其他綠能發展,但在道德治理規範的腳步卻明顯跟不上,也令人質疑本應為大眾帶來福祉的能源轉型,是否已經淪為少數人謀取私利的工具。

像是在2021年,加州太陽能公司DC Solar爆發龐氏騙局,詐騙金額高達10億美元,橫跨長達2011年至2018年。DC Solar宣稱自家的移動式太陽能發電機具備高需求前景,藉此吸引投資人也享受聯邦稅收優惠,實際上大部分租賃收入為虛構,產品多數根本沒有實際製造出來。

創辦人Jeff Carpoff被判處30年有期徒刑,成為東加州地區史上最大規模詐欺案的主謀。

股神巴菲特也成為這起事件受害者,旗下波克夏控股損失金額達3.4億美元,其他35家大型投資機構都受害,顯示太陽能產業中存在嚴重的金融詐欺問題。

股神巴菲特。(圖片來源:Flickr

另一方面, 加州太陽能也出現嚴重產能過剩問題 ,尤其在春季陽光充足但用電需求較低時,導致大量太陽能電力被迫減產或浪費。過剩電力浪費也推高了加州居民的電費。

2024年以來,累計浪費的電力高達約260萬兆瓦時,相當於供應舊金山所有家庭一整年用電。主要原因為輸電線路容量有限,過剩電力無法有效輸送,造成電網負荷過重,而加州政府削減屋頂太陽能補貼政策,也引發產業與民眾反彈。

加州太陽能腐敗,恐損及能源轉型公信力

回到波士頓大學報告,研究團隊指出,他們觀察到腐敗行為普遍存在於太陽能開發的各個階段,從小型承包商到高層官員均有涉入。

研究主要作者、IGS所長Benjamin Sovacool教授強調:「這是一個警鐘,太陽能產業若持續沿用目前的治理模式與行為,將無法實現真正的公正能源轉型。」團隊提出建議透過腐敗風險繪製、透明度措施、嚴格執法及共享所有權等方式,全面改革,確保能源發展。


※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原文連結在此,文:蘇柔瑋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