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 區域

區域

2023-12-15

英國擴大打擊漂綠行動 聯合利華遭盯上調查喊冤

全球知名消費用品大廠聯合利華(Unilever),面臨英國監管機構「漂綠」調查,遭指利用綠葉圖案、模糊用詞等方式,涉嫌誇大產品對環境友善的程度,對此,聯合利華發聲明嚴正駁斥。
2023-12-14

馬國創新部門拚綠能 電網升級經費不足成挑戰

馬來西亞力拚能源轉型,在12日進行內閣改組,將原先的「天然資源、環境及氣候變化部」拆分成兩個部門,被認為是為了提升行政效率、展現綠能發展的決心。
2023-12-14

越南擔心電網超載 將以零元收購非自用屋頂光電

越南工商部日前公告屋頂太陽能發展規範提案,並徵詢公眾意見,內容再次確認自用發電不得對外發售,也提到針對已併網的組織或個人發電,越南電力集團(EVN)將以零元收購,藉此控制自用發電過剩且避免電網過載。
2023-12-13

COP28承諾綠能增兩倍 亞洲經濟面臨全新挑戰

近120個國家承諾在2030年底前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加2倍,是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的成就之一,預料將加快全球能源轉型,對亞洲各國經濟來說也是全新壓力,必須持續增加綠能同時降低燃煤發電。
2023-12-13

泰國擬擴大進口寮國水力發電 專家憂電價仍貴

泰國副總理兼能源部長披拉攀(Pirapan Salirathavibhaga)日前透露,泰國可能增加進口寮國的水力發電,以降低對天然氣的依賴,引起各方熱議,有專家憂心如果寮國在湄公河上建置新水壩,恐衝擊當地生態環境及社會,且電費可能也沒有想像中便宜。
2023-12-12

企業內部定價降碳風險 每噸價差可達1600美元

COP28預計今(12)日落幕,儘管沒有將全球碳價標準化,但「碳排有價」的概念已經開始發酵,從政府組織到大型企業不約而同建立起碳定價機制,《路透社》觀察到,內部碳定價的價格範圍相當廣泛,每噸最低不到1美元,最高甚至可到1600美元(約新台幣31元到5萬元)。
2023-12-12

台灣碳交所將啟動首批碳權交易 每噸訂價5至15美元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2023)年8月在高雄正式揭牌,預計12月22日啟動碳權交易,首批掛牌的國外碳權來自亞洲、非洲與南美洲等7個國家,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訂價預計落在5至15美元。
2023-12-12

越南劃定兩大綠能發展中心 重點項目曝光

越南綠能發展野心勃勃,工商部提出最新發展方向,劃定「北部」、「中南部-南部」兩大地區作為產業發展中心,列出各區域的優勢及特點,要求各級單位在2027年前完成開發計畫。
2023-12-11

道瓊永續指數DJSI榜單揭曉 台灣增4家納入世界指數企業

企業ESG最高榮譽「道瓊永續指數」(DJSI)台灣時間9日清晨公布最新評選結果,在競爭最激烈的「世界指數」(DJSI World)中,新增市值前3大的企業分別是中國科技大廠騰訊控股、總部在瑞士的菸草大廠菲利普莫里斯,以及美國科技公司ServiceNow,台灣則新增4家企業入列。
2023-12-11

讓太陽能板不與植物搶陽光 陽明交大投入研究「有機太陽光電裝置」

各國為邁向淨零,提高再生能源勢在必行,有沒有方法能夠讓太陽光電與植物共榮發展、提高屋頂利用率?陽明交大物理研究所教授孟心飛認為,答案就是有機太陽光電裝置 (OPV)。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