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區域
2025-03-13
新加坡永續分類標準引領亞洲,解析「紅綠燈」分級為何值得台灣借鏡?
新加坡不僅是東南亞地區的金融、貿易及物流中心,更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排名第四,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在國際永續金融平台(IPSF)於2021年發布歐盟和中國主導的「共同分類標準-氣候變遷減緩」(CGT)報告後,各國紛紛加速擬定永續分類標準的議程。其中,新加坡不僅在CGT基礎上制定分類標準,更進一步在2023年12月推出「新加坡-亞洲分類法」(Singapore-Asia Taxonomy, SAT)。
2025-03-12捕捉廢氣變綠金!新加坡新創Chitose的微藻生質燃料,如何顛覆永續燃油生產模式?
交通運輸脫碳帶動生質燃料需求大增,新加坡生技新創Chitose Bio Evolution看準這股趨勢,開發出微藻培養技術,提供更永續的生質燃料替代方案,吸引多家日本大型企業投資,近日更宣布獲得約4,9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13億元)資金,將用於擴展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的微藻生質燃料生產基地,並加強技術研發,推動從研發走向量產。
2025-03-11大馬砂拉越喊話建東協ETS,統一碳市場有什麼優勢?學者提3大發展關鍵
東南亞國家正加速推動碳稅、總量管制碳交易制度(ETS),試圖接軌歐盟原訂2026年實施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以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不過政策執行屢屢延宕,進度不如預期,近期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率先呼籲建立東協區域ETS,以提升東南亞碳權價格,希望透過打造統一碳市場應對氣候挑戰。
2025-03-11碳移除年需求上看80億噸,全球開發僅1%!亞洲發展碳移除有哪3大機會?
「碳費太低,難以創造碳移除市場需求。」直接空氣捕捉新創Capture6副總朴亨焜(Leo Park)在今年亞太地區碳市場年度盛會Carbon Forward Asia直接點出碳移除市場的挑戰。Carbon Forward Asia於5日在新加坡舉行「碳移除:實現真正的淨零排放」(Removals: Putting the Net into Net-Zero)座談,邀請2位碳移除業者與能源研調機構伍德瑪肯西(Wood Mackenzie)分析師共同討論亞洲推動碳移除的機會與挑戰。
2025-03-10低碳建材需求大!亞泥首創全品項碳履歷,涵蓋完整供應鏈減碳數據
綠建築成顯學,高品質低碳建材需求水漲船高,亞洲水泥今(10日)宣布,旗下所有水泥產品已全數取得碳足跡查證,成為全台第一家水泥企業,完整涵蓋所有產品類型碳足跡查證。
2025-03-10爐灶碳權逾6成有爭議,認證機構ICVCM公布3種方法學挽回市場信任
為提升買家對自願性碳權的信心,國際倡議組織「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於7日公布了3項通過審核的碳權方法學,其中包括攸關民生健康與環境保育的「爐灶碳權」,期望貧困家庭的爐具可改用較乾淨燃料,這不僅有助於環境友善,還能提升食品安全。
2025-03-10新加坡加速淨零腳步:擬今年履行首筆ITMO碳交易,投入15億推低碳技術
新加坡高度仰賴進口天然氣,缺乏其他替代能源,因此積極與其他國家簽署碳權協議。預計今年內正式落實協議,購入首批合規碳權。另外,為加速氫能等新興技術的市場應用,新加坡政府將投資6,250萬新元(約新台幣15.4億元),設立低碳科技商業化平台,以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2025-03-07川普再棄氣候承諾!美國撤資JETP,印尼專家籲向全球尋綠能投資
川普政府撇除氣候責任,再次從跨國組織中「退群」。財政部官員證實,美國已經退出「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JETP),拒絕提供開發中國家所需的氣候轉型融資,恐嚴重影響南非、印尼、越南淘汰燃煤的進程。
2025-03-07綠色金融新商機4》2大碳權成金融業新機會!碳金融市場要起來,需解決3個問題
碳市場發展跟綠色金融息息相關,自去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通過《巴黎協定》第6.4條後,隨相關機制落地,碳市場公信力、交易標準化與完整性進一步獲得保障,將帶動碳金融產品與交易模式加速創新。
2025-03-06越南祭綠能利多政策!力推風電、太陽能與儲能,綠氫最多享12年補貼
為了加快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越南政府推行電力新令,明定優先推展使用太陽能及風力等再生能源及儲能系統的發電計畫,此外,100%使用綠氫或綠氨的電力開發商,也將享有最高12年的規費減免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