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服務業及其他

2025-03-20

CCS是綠能絆腳石還是助力?專家破解碳捕捉爭議,6策略提高社會信任

碳捕捉與封存(CCS)是難減排產業脫碳的關鍵技術,也是台灣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戰略之一,但國內外對CCS的認知有限,成為產業推動的一大挑戰。學者專家近日出席淨零城市展論壇,建議可透過教育及小規模試點尋求社會支持,並強調若政策得宜,CCS不僅不會阻礙再生能源,還能相輔相成。
2025-03-20

碳足跡標籤規範正式公布:環境部列3大違規類型,誇大減碳最高罰百萬

環境部推動產品碳足跡標示行之有年,目前市面上有效碳足跡標籤636件,範圍涵蓋食品、飲料、交通、清潔用品等,如今環境部再強化管理碳足跡計算及標示,讓產品製造、輸入,或是販賣業者產品製程跟供應鏈掌握碳排放量有一致性計算。若誇大產品環境效益,將面臨1萬至100萬元罰鍰。
2025-03-20

碳移除、藍碳成高品質碳權,企業如何投入?新加坡CIX交易所給3大建議

森林保育造林、海洋生態復育也能轉換成碳權,更是近年炙手可熱的「以自然為本(Nature-based Solutions,NbS)」解方,新加坡碳權交易平台(CIX)產品及策略總監 Yering Ngan認為,隨著市場對高品質碳權的關注,科技碳移除與自然碳移除等碳權需求將不斷提升。
2025-03-20

永續成職涯必修學分!全球頂尖商學院氣候治理MBA課程竄紅

隨著氣候危機重塑產業,愈來愈多學生開始尋求永續相關的職場。華頓商學院的「環境、社會與治理」才推出第一年,就成為院內的第六熱門,柏克萊、耶魯、史丹福大學商學院,也紛紛推出MBA與環境碩士的雙學位課程或證書。
2025-03-18

台灣大聯手泓德進軍新能源:首款家用儲能亮相,搶攻高電價下能源管理商機

2025年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今(18日)開展,電信業者台灣大哥大首度展出家用儲能服務,以及為企業打造的「智慧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台灣大哥大企業服務事業商務長朱曉幸指出,「在未來高電價時代,表後儲能、節能、能源管理將是企業不得不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2025-03-12

種樹如何拿碳權?國內首座林業碳權示範區啟動,一次看環境部4項林業方法學

自然碳匯推動除了助力國家、企業一同減碳,也能加速產學合作研究。國內第一個林業碳權示範區也在今(12日)啟動,財政部國產署、中興大學、元衫森林等齊聚台東池上植樹,在71.98公頃國有土地上種植13萬棵樹,推動台灣第一批大規模自然碳匯新植造林案。
2025-03-10

新加坡加速淨零腳步:擬今年履行首筆ITMO碳交易,投入15億推低碳技術

新加坡高度仰賴進口天然氣,缺乏其他替代能源,因此積極與其他國家簽署碳權協議。預計今年內正式落實協議,購入首批合規碳權。另外,為加速氫能等新興技術的市場應用,新加坡政府將投資6,250萬新元(約新台幣15.4億元),設立低碳科技商業化平台,以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2025-03-07

綠色金融新商機4》2大碳權成金融業新機會!碳金融市場要起來,需解決3個問題

碳市場發展跟綠色金融息息相關,自去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通過《巴黎協定》第6.4條後,隨相關機制落地,碳市場公信力、交易標準化與完整性進一步獲得保障,將帶動碳金融產品與交易模式加速創新。
2025-03-06

綠色金融新商機3》台灣碳有價時代來臨,綠色金融如何驅動市場?國泰、永豐搶先布局

台灣碳費正式上路,為鼓勵企業積極減碳,自主減量申請已經開跑,將於2026年正式開徵碳費。如何運用碳費資金與減碳浪潮,放大綠色金融投資影響力,《RECCESSARY》訪問國內兩家金融業者國泰金控、永豐銀行,共同剖析商機與挑戰。
2025-03-05

綠色金融新商機2》從減碳到生態保育都有機會,看滙豐、法國巴黎銀行如何布局自然金融、轉型金融

綠色金融在國際間行之有年,為了加速資金流向減碳行動與自然保育,許多金融產品與商機應運而生,期望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同時,還能達到公正轉型、氣候調適、環境多樣性等附加價值。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