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服務業及其他

2025-09-19

碳費緩徵2年聲浪大!正反觀點一次看,企業低碳競爭力是否受影響?【分析】

台灣碳費預計在2026年開徵,然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4月祭出對等關稅,造成全球經濟動盪。在碳定價與關稅的雙重夾擊下,產業界傳出暫緩碳費兩年的聲音引發討論,《RECCESSARY》採訪產業界與學界,解讀暫緩碳費的正反意見,如何讓企業在減碳與營運之間取得平衡?
2025-09-19

資料中心減碳戰4》東協成資料中心新熱點:揭3大潛力國投資機會與風險,能源轉型速度是關鍵

以燃煤發電為大宗的東協國家面對資料中心數量持續攀升,電力供應壓力有增無減,使得低碳能源成為設廠關鍵之一。《RECCESSARY》從能源電力的角度出發,分析東協3個資料中心發展領先國家各有什麼優缺點,並訪問東協電力專家對於目前資料中心發展的觀察。
2025-09-18

新加坡首份醫療碳排報告:占比近全國7%高於全球,藥品醫材生產成最大碳源

新加坡近日公布首份醫療領域碳排報告,顯示當地醫院與診所每年排放約41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國碳排近7%,比例高於多數國家平均。報告指出,超過3成排放來自藥品與醫療用品的生產與使用,在完整的醫療產業鏈中占比最高
2025-09-18

讓碳盤查更精簡!ISO與GHG Protocol宣布戰略合作,將打造統一減碳標準

未來碳盤查合規機制有望更精簡。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與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近期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將協調雙方的溫室氣體計算標準,並共同制定新規範,目標是最終形成一套統一的減碳標準。
2025-09-17

新加坡碳權外交再推進:砸17億採購首批以自然為本碳權、合作國新增越南

新加坡向國家自定貢獻(NDC)目標邁出關鍵一步,16日宣布將投入7,640萬新元(約新台幣17.9億元)採購首批「以自然為本」跨國碳權,可抵銷約4%的全國碳排放。同日,新加坡並與越南簽署碳權合作協議,使納入《巴黎協定》第6條機制的跨國交易夥伴增至9國。
2025-09-17

紐約氣候週將登場》台灣NGO出席聚焦NDC 3.0、高溫調適,今年哪3大議題受矚目?

被視為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前哨戰的紐約氣候週(Climate Week NYC)預計9月下旬展開,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CAN)、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等NGO團體將今(17日)宣布將聯合出席。TCAN總監趙家緯指出,今年紐約氣候週有3大重點,包括督促尚未提出最新「國家自定貢獻」(NDC 3.0)的國家盡快提出、聚焦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與高碳排產業轉型,以及對美國氣候政策倒退的全球回應。
2025-09-16

全球漁業碳排達51座煤電廠!海鮮「低碳」蛋白質背後的燃料污染能否改善?

漁業和水產養殖相較陸上畜牧而言,是更低碳的蛋白質獲取方式,近年需求量也持續上升,不過考量到法規緩慢且未強制轉型,其碳排放仍不可忽視,台灣漁業又該如何跟進?
2025-09-16

永續揭露走向強制化,防漂綠成重點!專家點出企業ESG觸法與違規風險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15日)與台灣上市櫃公司治理協會共同舉辦「2025永續報導新趨勢論壇」,邀請台灣監管機構分享最新執法態度與實務觀察,以及全球反漂綠監管動向與裁罰案例,協助企業提升永續報告品質與透明度。
2025-09-16

氣候訴訟挑戰多!全國律師聯合會發表「氣候宣言」,倡議律師4大行動

今年7月23日,國際法院(ICJ)公布首份關於氣候變遷的諮詢意見,指出保護氣候是所有國家共同承擔的義務,任何國家都有權要求排放大戶停止不當行為,甚至透過國際法庭尋求救濟。
2025-09-12

醫療業範疇三排放占逾7成!從循環箱到制服回收,醫院淨零有什麼新招?

醫療業淨零挑戰不容小覷,其範疇三占比高達71%,涵蓋供應鏈、運輸與廢棄物管理,過去焚化或掩埋比例也高達85%。環境部政務次長葉俊宏今(12日)於亞太永續博覽會「低碳醫療國際論壇」表示,將透過跨部會合作推動綠色醫療與深度節能。論壇同時聚焦循環箱、制服再利用與醫療塑膠回收,呼籲供應鏈與院所攜手發展高值化循環經濟,加速醫療業淨零。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