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大量摩托車造成嚴重空氣污染及高碳排。(圖片來源:iStock)
越南兩大城市積極布局綠色交通。胡志明市規劃建造電動車電池回收中心,力圖在全球綠色經濟供應鏈中占有一席之地;河內市則擬推動現金補貼等誘因,鼓勵市民改用低碳車輛,現金補貼最高上看500萬越南盾(約新台幣5,700元)。
胡志明擬設電池回收廠,貴金屬、電池循環再利用
為了避免電動車電池汰換造成環境問題,胡志明市有意興建一座電池回收中心,預估年處理量為3,000噸。市府除了看好貴金屬循環利用,能有效降低新電池的生產成本,同時為將來進入全球綠色供應鏈鋪路。
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主席阮文得(Nguyen Van Duoc)日前在一場綠色轉型論壇中表示,綠色轉型不僅是確保經濟安全的戰略途徑,也是吸引投資與創造出口機會的關鍵。他承諾會優先投資符合國際標準的研究中心,扶持開發環保、能源與新興材料的新創公司。
依據胡志明市發展研究院(Ho Chi Minh City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資料,電池中的金屬回收率可達90%至95%,而電池本身也能重新利用,作為太陽能發電廠的儲能系統或為農村地區供電。
胡志明市計劃從2026年開始逐步淘汰燃油車,包括將40萬輛線上叫車服務的摩托車全都換成電力驅動。阮文得呼籲企業加入綠色轉型的行列,將其視為創新、拓展市場與提升品牌商譽的機會,而不僅是為了滿足政府的合規需求。
胡志明市計劃建造電動車電池回收中心,圖為電動公車投資商VinBus旗下車隊。(圖片來源:VinBus)
河內補貼低碳交通載具,要求大樓充電樁比例
另一方面,河內市宣布自2026年7月起全面禁止燃油機車進入市中心,並正研擬配套的激勵措施。除了提供實質補貼與優惠貸款,市府也將要求建築物增設電動機車充電設施,藉此降低民眾轉換電動車的門檻。
根據草案內容,在指定低碳排區內的車主,如果將汽、柴油驅動的機車換成低碳車輛,且新車價格在1,500萬越南盾(約新台幣1.7萬)以上,將有資格在2030年以前獲得一次現金補貼。
依身分區分,一般車主的補貼為300萬越南盾(約新台幣3,426元),近貧家庭(near-poor households)可補貼400萬越南盾(約新台幣4,568元),貧困家庭(poor households)可補貼500萬越南盾(約新台幣5,700元)。河內市政府還將負擔新車登記、牌照費用,以及部分停車費。
此外,若是政府公家單位、客運及貨運公司,以及投資老舊車輛回收的企業,還可享有車價全額低利貸款的優惠,年利率約3%至5%,貸款期限最高5年。
在充電樁方面,河內政府規劃在2026年底前,現有建築物中的停車位必須有1成配有充電設備,而新大樓的充電樁占比則須達30%,因此同樣祭出貸款利息以及土地租賃的補貼措施,希望鼓勵公私部門合作,加快低碳車輛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