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微软承诺2030年负碳排,至今不减反增,下一步如何要求供应商?

EN

(图片来源:iStock)

美国科技大厂微软(Microsoft)要求主要供应商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在2030年以前达到100%,凸显其大举扩建数据中心导致碳排量激增的压力外,从近期微软与可再生能源业者的合作,也可看得出科技业竞逐人工智能应用下对于绿电与碳移除的需求增加。

微软总体碳排放增29.1%,数据中心扩增的「隐含碳」成主因

微软近日发布2024年度环境可持续性报告书,内容提到自身企业在四大领域「步上正轨」,包括减少范畴一与范畴二碳排、加速碳移除、循环设计、改善生物多样性,但也坦承在范畴三碳排与减少用水方面仍在寻求更多突破。

报告指出,微软在直接与电力消耗的碳排较2020基准年减少6.3%,但范畴三大幅增加30.9%,导致总体排放增加29.1%,归咎原因是数据中心的扩增,包括其建筑材料以及内部半导体、服务器、机架等硬体零件带来的「隐含碳」(embodied carbon)。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隐含碳指的是产品生命周期在上游阶段的碳排,许多追踪、揭露和减少隐含碳的倡议,也将产品使用与废弃产生的碳排纳入其中。简言之,微软数据中心的建造、维护及营运碳排相当惊人,且反映出其对绿色混凝土、钢铁、燃料及芯片的需求。

微软首席可持续发展官中川(Melanie Nakagawa)在报告中指出,将要求「规模大、产量大的供应商,在2030年以前100%使用无碳电力」,并计划在2025财政年度,也就是今(2024)年7月起,对供应商采用新规定,但她也透露,微软还做不到放弃那些未达气候目标的供应商。

微软2030负碳排承诺遇挑战,供应链新规定恐牵动整体科技业

《华尔街日报》指出,微软的主要供应商包括,南韩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台厂瑞昱半导体(RealTek),这三家企业的净零目标都在2030之后。三星目标在2050年以前达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瑞昱希望203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比率达到25%,而SK海力士计画在2030年让绿电使用率达到33%。

微软主要供应商瑞昱目标203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25%,与微软设定的100%目标差距甚大。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微软在2020年承诺2030年实现负碳排,但实际上碳排不减反增,报导分析,微软在其供应链及市场佔有主导地位,任何对供应商的新规定都可能影响整个产业,也对科技业脱碳有正面影响。

供应链减碳还需要时间发酵,微软为了达到可持续性目标也采取不同途径。今年5月,微软宣布与瑞典能源公司Stockholm Exergi合作,将透过碳捕集计画,永久性消除333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79万辆燃油车一年的碳排量,并从2028年开始取得碳移除证明并抵销自身碳排。

同样在5月,微软与加拿大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Brookfield AssetManagement)达成可再生能源采购协议。布鲁克菲尔德将向微软提供风电与光伏发电共10.5GW,被认为是当前最大规模的企业绿电采购案。

资料来源:MicorsoftEPAWSJ

泰国将受惠?美国课征中国电动车100%关税,三大影响分析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