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绿电是RE100企业刚需,为何工商界仍拥核?专家解析背后三原因

EN

国内许多大型企业因应出口需求,都须使用绿电。 (图片来源:iStock)

总统当选人赖清德将于5月20日就职,台湾能源政策走向成为外界关注的方向,日前和硕董事长童子贤频频表态支持核电,就连准经济部长郭智辉日前拜会立法院经济委员会委员提到「核电是干净能源」,并允诺上任后会尽速盘点能源政策。在企业界拥护核电的声浪下,经济部在今(16日)发出声明:「政府对于非核家园的目标不变,发展绿电的努力不变。」

经济部声明提到,国内许多大厂包含台积电、鸿海等大型企业所加入的可再生能源倡议组织RE100所需要的绿电,并不包含核能,且国内供应链对于绿电的需求,将于2030年 达到高峰,企业对于绿电有急迫需求。

照理来说,绿电对企业来说是刚需,为何却更积极支持核电呢?专注东南亚绿电与碳权市场资讯的国际媒体平台《RECCESSARY》绿电市场研究员洪于涵分析主要包含价格、碳排、急迫性等因素。

非核家园已入法,核电厂延役得「依法行政」

新政府将于520就任,身为民进党智库副董事长童子贤就抛出核二重启、核三延役,引进类似芬兰OL3新型核电等主张,被外界形容在为赖清德上任前解决核能争议。

来自企业界的声音还有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他直言「非核能源政策与主张已过时」,应该重新检讨能源政策,让核电占比在30%以上,达到「稳定供电、合理电价、净零排放」目标。

核能延役议题,显然成为新政府的必考题。 有立委就建议准经济部长郭智辉,绿电占比若未达标,能源政策须适时调整。 但《环境基本法》第23条明定政府须达成非核家园目标,若要使用核能要先修订法律。 经济部已明确表态将「依法行政」,国内对核电厂的使用期限、何时除役等步骤,都已载明在法律规范中。 至于国会对于法律修订的后续讨论,经济部表示予以尊重。

童子贤抛出核二重启、核三延役,但经济部表态将延续非核家园目标。 图为恒春核三厂。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出口都要绿电,企业界为何支持核电?背后有3原因

由于核能发电不排碳,依照国际能源总署与美国能源部定义为干净能源(clean energy)。干净能源包含可再生能源、采用CCUS技术的化石燃料发电、核能、电池储能等。

但经济部特别指出,国际倡议组织RE100未将核能发电纳入其所定义的绿能范畴。 根据RE100的定义,绿能仅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生质能共5大类型。

台湾供应链的绿电需求预计在2030年达到高峰,企业对于绿能的需求理应增加,但为何企业却更积极地支持核能呢? 《RECCESSARY》绿电市场研究员洪于涵分析背后有3个原因。

第一绿电对多数企业来说价格较昂贵。洪于涵提到,目前绿电市场价格较不透明,加上目前国内一度工业电价平均价格在3.9到4.2元,民间绿电价格达5至6元之间,许多中小企业负担不起。

从《RE100 2023年度揭露报告》(RE100 2023 Annual Disclosure Report)来看,2022年采购的可再生能源中,来自可再生能源购电协议(PPAs)占比首次下滑到31%,报告提到:「由于亚洲的成员数量不断增加,当地公司较难取得购电协议。」

第二,降低台湾整体发电碳排。若企业买不到绿电来降低碳排,工商界期盼,若台湾的发电组合能够多一些低碳能源(例如核能),将有效降低电力的排碳系数。换言之,当发电来源就是低碳电力,可以降低企业的用电碳排与产品碳足迹,舒缓产品外销到欧盟面对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压力。

第三,支持核电的企业多数不是RE100成员,因此没有使用绿电的急迫需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若台湾发电组合能够多一些低成本的核电,也能够降低台电的购电成本,压低电费(灰电)的价格,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当电费支出降低,就更有馀裕购买其他绿电。

相关主题
海外碳封存有道德争议?日本新法案要求筛选储碳地、监测泄漏风险
欧盟加强打击漂绿 要求20家航空限期提出改善措施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