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瑀嫻

趙瑀嫻

趙瑀嫻在InfoLink Consulting擔任產業研究員,並受邀為《RECCESSARY》駐站作者。她主要負責產品碳足跡計算、各國溫室氣體排放規範研究及產業碳排限制分析,協助企業提升永續競爭力。同時,定期針對國際碳動態進行貼近企業發展的情境分析、提供對於碳權市場的觀點、檢視減碳路徑,以多元面向輸出環境市場面相關資訊。趙瑀嫻持續追蹤全球各區域碳相關發展,同時結合各產業面向、政策擬定趨勢,提供完整的資訊,接軌國際。
聯繫方式: judy.chao@infolink-group.com
Market Insight

REM Asia 2023焦點:亞洲碳市場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為因應全球的淨零趨勢,東北亞與東南亞各國政府紛紛公布相關的政策規劃,從碳稅到碳交易,從強制性市場到自願性市場,都在佈局之中。然而,四月底在新加坡舉行的Renewable Energy Markets Asia 2023會議給了與會者不一樣的觀點。
2023-05-29
Market Insight

東南亞國家對自願性碳權市場的佈局野心

近年來,碳市場逐漸受到政府、企業與投資人的關注。此波熱潮也逐漸延燒到東南亞,例如在 2022 年,泰國和馬來西亞相繼在國內成立了自願性碳信用交易平台和交易所。不同於強制性的碳配額,自願性的碳權不受地域限制,因此對於許多跨國企業而言,購買碳權是邁向碳中和的重要步驟。
2023-04-12
Market Insight

碳中和行動:企業如何購買碳權(下)

接續上篇提及碳權交易所與個別供應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現象,下篇將繼續探討兩者提供的服務與國際標準之差異,如何使其得以在自願性市場中展露頭角。
2023-03-01
Market Insight

碳中和行動:企業如何購買碳權(上)

在淨零浪潮席捲全球下,越來越多跨國企業或大型本土企業承諾實現碳中和。在減碳過程中,企業欲投入製程設備改善或使用再生能源時難免經歷實施上的困難,例如再生能源發電量不敷使用;或是製程設備複雜、造價高昂,短期難以全數汰換。在必須達成目標的時間壓力下,購買碳權(或是碳抵換)以抵銷自身碳排便成為大家採取的管道之一。然而目前全球碳權種類繁多,無論是方法學或價格皆大不相同;在不同的市場背景及使用情境中,企業所需的碳權種類也有所差異。因此,企業在投入資金前,必須更加謹慎的評估其是否符合未來抵換需求。
2023-03-01
News

加拿大新西敏市出售碳權 賺進2,640萬加幣

加拿大西部的新西敏市(New Westminster)近日將其在英屬哥倫比亞省低碳燃料標準(BC Low Carbon Fuel Standard)下獲得的碳權賣掉,賺得2,640萬加幣(約6億1,747萬台幣)。新西敏市政府透過提供通過市內的捷運SkyTrain與電動車充電電力,在2013年到2020年間持續獲得碳權。
2022-07-29
Market Insight

碳邊境調整機制如何影響企業?

過去大家常聽到的貿易壁壘,例如中美貿易戰,主要是對進口商品課徵額外關稅以期減少貿易逆差或進行制裁,然而未來貿易壁壘將出現新的形式:碳關稅(碳邊境調整機制)。
2022-07-15
News

「疫」反常態 東京奧運成減排模範生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的研究團隊針對2020東京奧運的碳排量進行研究後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參與活動的相關人員減少,使這場大型體育賽事的二氧化碳排放明顯低於原先預估的數字。
2022-07-12
News

澳洲碳權深陷造假風波 政府啟動審查

澳洲的碳權項目早前遭批評並未真正達到減排效果,為了解決此疑慮,澳洲政府在上周宣布,已任命首席氣候科學家丘布(Ian Chubb)帶領一個團隊,針對澳洲的碳權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審查。
2022-07-04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