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藥廠諾和諾德以行動支持安得烈食物銀行。(圖片來源:台灣諾和諾德)
「這個食物有保護好,沒有被我先吃掉!」這句話出現在諾和諾德藥廠與安得烈食物銀行聯合舉辦的企業社會責任日志工活動中,引起全員會心一笑!該活動由諾和諾德發起,共有 40 餘位員工,攜手 13 位來自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的成員,共同包裝了 269 個為長者設計的長青食物箱,幫助超過 807 人次之弱勢家庭。
全台約有 300 位小胖威利症(普拉德威利症候群)病友,協會常務理事蔡立平醫師表示:「因基因缺陷,讓病友常常感到飢餓、食欲旺盛。有家長分享,家中冰箱以及食物櫃需要上鎖,也需要跟鄰居或附近攤商說好,避免提供小胖威利病友食物。他們若在家中找不到食物,便會外出覓食、討食,讓鄰居誤以為遭受虐待。」因此協會當初接獲諾和諾德邀約,為其他弱勢族群準備食物,感到十分新奇,「通常小胖威利們是不可能放過任何食物的!」認為這場活動別具意義。活動日前,蔡醫師更特地到諾和諾德進行講座,讓同仁能以更貼近病友的角度,理解疾病及如何與病友共處。
台灣諾和諾德表示,肥胖是企業關注的疾病領域,除致力於藥物研發,也積極拓展「從治療走向預防」的行動路徑,關心食物、環境、空間與活動力等議題。從協會端了解到,小胖威利症在無適當藥物治療下,有高機率會有肥胖症的問題,提議透過此行動提供病友轉換角色的契機。透過參與食物箱的包裝流程,可從受照顧者轉變為守護他人健康的一份子。蔡立平醫師表示:「對病友們而言,食物是生活中需長期學習節制與管理的重要課題,為有需要的人準備食物不僅是一場公益行動,更是病友與社會建立連結、發揮影響力的方式。」
國際藥廠諾和諾德同仁與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病友一同參與食物包裝作業。(圖片來源:台灣諾和諾德)
此次特別針對65至80歲族群包裝「長青食物箱」,提供兼顧低糖、低鈉、低脂的銀髮友善食品。安得烈慈善協會執行長羅紹和觀察,許多弱勢家庭成員面臨「體型肥胖卻營養不足」的反差現象,顯示飲食結構失衡已成為城市中隱性的健康風險,而長者更常因慢性疾病與經濟限制導致飲食選擇受限,關於這點,蔡立平醫師表示:「食物的選擇、營養的均衡不僅對於長者很重要,對於小胖威利也是十分關鍵的議題,病友需選擇低熱量、提供飽足感的食物,並注意三大營養素包括醣類、脂肪、蛋白質的均衡攝取。」
當天諾和諾德同仁將包裝後的食物箱親送長者手中,並帶領長者進行伸展運動與衛教宣導,藉由暖身操與聊天互動,實際接觸關懷社區需要。更挽袖清理環境,清除近 90 公斤街道垃圾。此舉呼應諾和諾德的永續目標,盼於 2045 年前實現全價值鏈淨零排放的承諾。
台灣諾和諾德總經理Hans Duijf (杜翰思)表示:「我們不只專注於科學創新,更致力於實踐三重底線(Triple Bottom Line)的永續承諾,帶著員工一起走到第一線,親身體會都市健康議題與自身工作的價值連結,從病患健康、社會價值到環境責任缺一不可。」台灣諾和諾德實踐「驅動改變,攜手戰勝嚴重慢性疾病」的企業核心使命,此次活動呼應SDG 3與SDG 11,從都市邊緣的弱勢族群出發,將企業在預防與照護肥胖及其他相關慢性疾病的理念,落實在員工的意識與行動中。
國際藥廠諾和諾德同仁們至桃園安家食物銀行,協助大竹里進行街道清掃,協力清理近90公斤的垃圾。(圖片來源:台灣諾和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