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OC執行長金柱鎮(Joojin Kim)指出,組織聚焦在東亞地區的能源轉型發展,並看好離岸風電的潛力。(攝影:陳映璇)
亞洲氣候非營利組織「氣候解決方案」(Solutions for Our Climate,SFOC)今年決定來台設立區域據點,5月初SFOC執行長金柱鎮(Joojin Kim)訪台,拜訪中央及地方多個組織單位,為東亞接下來的氣候行動做準備。
金柱鎮出身企業律師,2016年離開穩定的律師工作,創立氣候非營利組織。他成功帶領團隊促成韓國政府停止燃煤發電融資,並完成指標性的韓國首宗青年氣候訴訟案。SFOC擅長與不同利害關係人溝通,並以科學為本,定期發布研究報告。面對氣候變遷的全球性挑戰,金柱鎮相信「人」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
從律師到氣候組織,始終在環境行動路上
金柱鎮長期關注環境保護議題,早在大學時期積極參與環保運動,甚至成立學生的環境組織。為增進對環境知識的了解,他在首爾大學主修國際關係,並在該校環境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隨後赴美進修,在美國喬治亞大學法學院取得環境法碩士學位,建立結合國際視野與法律的專業。
學成歸國後,在韓國最大律師事務所Kim & Chang擔任了十年的律師,期間參與國際性氣候峰會COP,並有機會近距離觀察美國與歐洲非營利組織(NGO)的運作方式。金柱鎮之所以創立SFOC,「原因很簡單,我想要嘗試看看,如果不做可能會後悔。」
尤其在當時,韓國的燃煤發電約占30%比例,化石燃料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之一,這讓他體認到,必須站出來為氣候變遷做些事情。
促使韓國政府終止煤電融資,達成亞洲首宗青年氣候訴訟
SFOC的成立初衷是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鎖定在燃煤、燃氣和鋼鐵等高碳排產業。
過去一段時間,SFOC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4年前成功促使韓國政府終止對燃煤發電融資。當時SFOC透過與記者、政府官員和其他組織進行大量溝通,讓更多人意識到燃煤融資問題的嚴重性,進而促成改變,「要讓大眾信任我們說的話,維持研究的可信度非常重要。」
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SFOC曾推動韓國政府終止對燃煤發電融資。(圖片來源:iStock)
除此之外,SFOC的氣候行動也經常涉及跨國合作。像是澳洲Barossa天然氣計畫,SFOC透過與當地原住民合作,呼籲韓國政府、公共金融機構和參與該計劃的企業撤銷對天然氣的投資。
另一個案例是,2020年南韓國營電力公司Kepco因在菲律賓、越南、印尼、南非投資4座燃煤發電廠,違背當時韓國政府承諾終止燃煤投資並實施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的目標。後來Kepco不敵國內外的輿論壓力下,承諾不再尋求新的海外燃煤案子。
最具指標性的是2024年8月29日SFOC協助韓國青年完成亞洲首起以青年為原告的氣候訴訟,韓國憲法法院認為南韓《碳中和基本法》未明確設定2031至2049年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難以有效達成2050年淨零,無法保護青少年與後代子孫,裁定違憲。
加速東亞能源轉型,聚焦天然氣進口、離岸風電議題
SFOC在氣候倡議上累積了不少戰功,並希望協助各國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今年SFOC把目光放到台灣。
金柱鎮觀察,台灣是大型經濟體,除了有不少的燃煤電廠,也是全球第6大的液態天然氣(LNG)進口商。他認為台灣高度仰賴天然氣進口,對於2050年淨零是一大挑戰。
另一方面,台灣在離岸風電上雖然有著良好紀錄,但在政策仍有進步空間,接下來SFOC將針對離岸風電產業困境做更多的研究與溝通,同時也把台灣推動離岸風電的經驗與日韓、東南亞進行交流。
SFOC將針對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困境做更多的研究與溝通,並把經驗與日韓、東南亞交流。(圖片來源:iStock)
此外,台灣擁有長榮、陽明、萬海等全球排名前15大的航運公司,SFOC盼推動航運業從化石燃料轉向綠色燃料,透過科學實證的討論、開啟對話,協助台灣達成2050淨零目標。
看待組織未來3~5年發展,SFOC將聚焦在東亞地區的能源轉型發展,特別是韓國、日本、台灣。他們都被海洋圍繞,擁有巨大離岸風電發展潛力,「我們的目標是提升離岸風電的潛能,達成2050淨零,」金柱鎮說。SFOC將透過區域合作的方式,協助並共同解決能源結構挑戰、提升再生能源以及航運業綠化等挑戰。
不過要實現能源轉型,不僅需善用天然資源,更關鍵的是「人」。金柱鎮解釋,SFOC取名為「氣候解決方案」,他認為最重要的解決方案就是人。
秉持這個信念,SFOC積極延攬優秀人才,目前組織擁有逾120人規模,其中約20%為來自亞洲、歐洲、美國等國際人才。金柱鎮期許,透過集結跨國團隊的力量,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