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權外交新局(下):盤點中南美、大洋洲邦交國潛力,企業能從哪3種模式切入?

EN
加入收藏

台灣邦交國帛琉擁有豐富藍碳、濕地保育潛力。

台灣邦交國帛琉擁有豐富藍碳、濕地保育潛力。(圖片來源:Flickr/Holger Krupp CC BY-NC-SA 2.0)

上篇文章中,我們從亞太成功案例看見海外碳權開發的潛力與途徑。本篇將聚焦台灣的邦交國,從市場趨勢與政策的角度出發,探討企業如何透過碳專案參與國際氣候行動,並開創永續合作的外交可能。相較於其他市場,友邦國家具官方合作基礎,能為台灣碳權外交奠定更穩固的起點。

此篇為訂閱會員
限定內容
深入解析全球新能源和碳市場脈動,掌握產業趨勢的關鍵視角。
立即加入 RECCESSARY,解鎖完整文章與更多專屬內容,與淨零轉型同行。
立即加入會員,開啟你的國際視野
碳費該為美國關稅讓步?從數據看對碳排大戶成本影響,為何台灣碳費政策不該再鬆綁
台灣如何透過碳權外交接軌《巴黎協定》?解析「榮邦計畫」下的綠色新機與風險
Back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