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透過AI科技即時掌握整個新北市的水情動態。(圖/TVBS)
最近的天氣,是不是讓你覺得雨特別多、特別大?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大水考驗」,你可能心裡會想:「難道我們只能被動地等水退嗎?城市到底有沒有辦法,能讓我們在雨中也安心?」
看不見的英雄:AI 智慧防汛平台上線
就在我們每天通勤、生活的新北市,有一個看不見的「英雄」正在為我們守護著城市的排水系統,它就是新北市政府打造的「AI 智慧防汛平台」。
過去,遇到大雨淹水,防汛人員得冒著雨到現場確認狀況、手動操作抽水機或閘門。但在急如星火的狀況下,這樣人力的應變速度其實很有限。現在,新北市水利局引入了AI(人工智慧)的力量,讓防汛工作變得更聰明、更有效率。
這個 AI 平台就像一個超級大腦,把城市裡所有跟水有關的資訊都整合在一起:
- 哪裡在下大雨? 即時的降雨量地圖。
- 水溝是不是快滿了? 下水道和感測站的水位數據。
- 哪個抽水站正在運作? 甚至還有各路口的即時影像。
這些龐大的數據資料,透過 AI 的快速分析,能讓防汛人員像玩電動一樣,一眼就掌握整個新北市的水情動態。
新北市智慧防汛平台(圖/TVBS)
LINE 秒通知、CCTV 辨識水花,AI讓應變速度快好幾倍
「AI 到底怎麼幫忙?」舉例來說,當雨勢達到警戒線,或是下水道管線的水位接近飽和時,系統會立刻透過LINE自動發送警報給相關人員。這樣一來,防汛人員就能在第一時間收到通知,而不是等民眾通報或自己去巡查。
更厲害的是,新北市運用了多達607支的CCTV攝影機。這些攝影機不只是單純錄影,它們裝載了AI影像辨識技術。只要水面上出現一點水波紋或水流動的跡象,AI就能立刻判斷是否有積淹水情況。這樣比傳統的感測器更靈敏,也能更快發現問題,讓抽水機或防洪閘門能及早啟動。
以前要手動去操作中港大排的防洪閘門,防汛人員得趕上20分鐘的路程。現在有了智慧平台,遠端就能直接操作,大大縮短了應變時間,每一分一秒在防災上都至關重要。
新北市雨景(圖/TVBS)
不只防淹水,還能找出「堵塞點」
這個智慧平台不僅能應對當下淹水,還能幫助防汛人員找出隱藏的問題。例如,當路面有積水,但下水道水位卻沒有異常升高時,AI系統就能推測,可能是下水道管線堵塞了。
這樣就能針對性地派人去檢查和清理,從根本解決淹水問題,而不僅僅是治標。對於住在以前容易淹水地區的居民來說,感受更是深刻。像是在三重正義北路,居民們就明顯感受到,現在淹水情況少了很多,即使下大雨,水也退得特別快。這讓他們對城市面對大雨的信心大大提升。
極端天氣新挑戰,「不怕水」更重要
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過去那種細雨綿綿的降雨模式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短時間內又急又大的「瞬間暴雨」。降雨強度甚至比以前增加了兩到三倍。
為了應對這種變化,新北市甚至在測試最新的 AI 降雨偵測技術。這種技術能透過 CCTV 攝影機的像素變化,即時分析雨勢強度。這樣就能比傳統每 10 分鐘才更新一次的降雨量數據,更快、更精準地掌握雨情。
新北市水利局局長 宋德仁(圖/TVBS)
從「怕水」到「不怕水」:智慧韌性城市的未來
水利局局長宋德仁提到,他們的目標不一定是完全「不淹水」,而是要讓城市具備「韌性」,也就是即使下大雨,城市也能很快地恢復正常,做到「不怕水」。
從 2019 年開始導入物聯網(IoT),到後來加入 AI 人工智慧,新北市正一步步用科技的力量,讓我們所居住的城市變得更聰明、更能適應未來的氣候變遷。這不只是政府的努力,更是我們每個市民都能看見、也能共同支持的永續發展方向。
影片來源:【TVBS 世界翻轉中】打造韌性城市! AI賦能新北防汛 六宮格水情即時監控
※ 本文獲得《TVBS GOOD》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大雨滂沱也不怕!新北市如何用 AI 科技 打造一座「不怕水」的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