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睿能源攜手東方風能,簽署為期15年運維服務合約。(圖片來源:風睿能源)
離岸風場建置期長,生命週期更達25至30年,期間船隻調度安排為關鍵。台灣離岸風電開發商風睿能源(SRE)今(8日)宣布,將攜手離岸風場建造及支援船舶東方風能,簽署一項為期15年服務合約,創下台灣離岸風電市場上最長年限相關合約記錄。
提供全新服務型服務運維船,滿足歐洲標準為台設計
未來雙方將攜手投入風睿能源「海盛風電(Formosa 4)」等專案運維作業。其中海盛風電是風睿能源第3座風場,位於苗栗外海、開發容量達495MW(千瓩),2024年底正式取得經濟部能源署核發籌設許可,成為所有獲配容量案場中,首個取得重大相關進程的開發計畫。
根據協議,東方風能將提供一艘全新打造的服務型運維船舶(Service Operations Vessel,SOV),從施工期起支援作業。此艘船舶自建造起即登記為台灣籍,除了船型新穎,性能上也針對台灣周邊海域的獨特海況作業條件而設計,並依最高歐洲標準產製。
風睿能源董事長林雍堯指出,此次與東方風能團隊合作,過程中雙方充分展現誠意,最終促成這項對本地離岸風電產業具有長遠且重大意義的承諾。期待兩強合作不僅能為用戶提供高品質電力服務,更為台灣離岸風電的永續發展做出最佳示範。
東方風能將提供一艘全新打造的服務型運維船舶,自施工期起支援作業。(圖片來源:風睿能源)
風場壽命長,本土合作成台灣離岸風電運維里程碑
風睿能源深耕台灣市場12年,離岸風電開發容量已超過6GW(百萬瓩),包括全台第1座商業運轉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以及2023年商轉的海能風電(Formosa 2),裝置容量分別為128MW和376MW,後續還有海盛、海碩與海廣等風場開發中。
東方風能自2019年成立,專注於離岸風電船舶運營管理以及離岸海事工程解決方案。2026及2027年預計新增兩艘運維船加入船隊,而從小型船舶到大型佈纜船、現有及建造中的船舶總計達18艘,已是台灣規模最大離岸風電船舶船東。
東方風能執行長陳柏霖表示,透過此長期合約的承諾,將共同推動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運維在地化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