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終結燃煤發電大限將至!日本瑞穗銀行拿錢助攻轉型,印尼為何仍補貼化石燃料業?

EN

瑞穗銀行將提供融資協助東南亞電廠提前除役。(圖片來源:iStock)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Mizuho)宣布放寬對燃煤電廠的投資限制,預計7月起開放融資協助東南亞國家的電廠提前除役,成為當地大型銀行的先行者之一,只不過東南亞國家能源轉型腳步緩慢,印尼官員更直言,目前要將煤炭從能源系統中「完全移除」並不可行。

挑戰一:東南亞電廠平均啟用不到15年,提前除役成本高

《日經亞洲》報導,在西方國家批評日本銀行融資助長燃煤發展之際,日本第二大金融機構瑞穗集團發難,將向東協國家的燃煤電廠提供提前除役所需的融資,包含電廠尚未清還的貸款以及已經承諾的股息,盼能讓投資人點頭同意加快淘汰燃煤電廠。

聯合國去(2023)年呼籲「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在2030年前淘汰燃煤發電,並建議其他非成員國將目標訂在2040年,而根據非政府組織全球能源監測(Global Energy Monitor)的調查,OECD成員國70%的電廠能在時間內除役,非成員國則只有6%。

讓電廠提前除役並不容易,尤其在東南亞國家,電廠平均啟用不到15年,距離自然退役40至50年還有一大段差距,該報導更指出,要讓印尼電廠提前10至15年除役,其成本預估至少3億美元(約新台幣96億元)。

印尼煤炭蘊藏量達992億噸,不但是全球最大煤炭出口國,該國6成電力也是來自煤炭,其能源與礦產資源部(ESDM)戰略計畫助理部長伊德利斯(Idris Sihite)坦言,短時間內無法擺脫對煤炭的依賴。

挑戰二:需照顧煤炭產業,政府仍補貼化石燃料

伊德利斯近期在一場能源會議上無奈表示,印尼必須照顧煤炭產業,且脫碳成本「過高」,因此就算在國際氣候會議上「總是被視為是壞人」,對於放棄化石燃料還是採取謹慎態度。

印尼國家發展規劃部在2021年的研究指出,在2021年至2030年間,該國為了實現脫碳每年得花1,500億至2,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4.8兆至6.4兆元),約佔整體生產毛額(GDP)的3.4%至4.5%。

根據貝恩策略顧問公司(Bain)調查,印尼對再生能源的投資規模是東協國家中最大,但政府同時持續對化石燃料業提供補助,加上印尼能源屬於獨佔市場,所以電力交易全都得經由國營電力公司PLN,都是造成當地乾淨能源發展緩慢的原因。

資料來源:Nikkei AaiaEco-business

相關主題
中國如何協助東協能源公正轉型?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