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37) { ["news_id"]=> string(4) "1341" ["cat_id"]=> string(2) "75" ["new_cat_id"]=> string(2) "95" ["author_id"]=> string(1) "0" ["news_cover_url"]=> string(39) "data/news/cover/1717736764353639234.jpg" ["meta_img_url"]=> string(0) "" ["sort_order"]=> string(1) "0" ["is_display"]=> string(1) "1" ["display_index"]=> string(1) "1" ["idx_focus"]=> string(1) "0" ["idx_featured"]=> string(1) "0" ["is_headlines"]=> string(1) "1" ["is_new"]=> string(1) "1" ["is_hot"]=> string(1) "1" ["is_time"]=> string(1) "0" ["release_start_time"]=> string(10) "1717689600" ["release_end_time"]=> string(1) "0" ["add_time"]=> string(10) "1717736761" ["update_time"]=> string(10) "1717744868" ["urlrewrite_title"]=> string(83) "climeworks-unveils-milestone-in-carbon-capture-with-third-generation-dca-technology" ["lang_id"]=> string(1) "2" ["news_title"]=> string(107) "瑞士新創Climeworks實現百萬噸空中抓碳、成本降5成,為何離碳捕集「聖杯」還遠?" ["news_brief"]=> string(396) "瑞士一家專注開發碳捕集的新創公司Climeworks,近期宣布推出第三代直接空氣捕捉技術(DAC),除了捕獲能力可望翻倍、實現百萬噸等級,成本還大幅降低5成,創下技術應用的新里程碑,不過業界普遍認為,新技術要被廣泛使用還言之過早,所謂的「聖杯」(holy grail)目標還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達成。" ["news_content"]=> string(4590) "
Climeworks第三代DAC技術使用新型結構吸附材料。(圖片來源:Climeworks)
直接從空氣抓二氧化碳的減碳黑科技,長期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瑞士一家專注開發碳捕集的新創公司Climeworks,近期宣布推出第三代直接空氣捕捉技術(Direct air capture,DAC),除了捕獲能力可望翻倍、實現百萬噸等級,成本還大幅降低5成,創下技術應用的新里程碑;不過業界普遍認為,新技術要被廣泛使用還言之過早,所謂的「聖杯」(holy grail)目標還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達成。
2009年創立的Climeworks是最早投入開發碳捕集技術的企業之一,不但獲得新加坡GIC主權基金與瑞士合眾集團(Partners Group)融資挹注6.5億美元(約新台幣209億元),也是美國國防部注資擴大碳移除發展的企業之一,目前主要案場至少橫跨三大洲,除了在歐洲冰島營運最大的商用直接空氣捕捉工廠,另外在加拿大魁北克、非洲肯亞也都有合作案。
Climeworks的第三代直接空氣捕捉技術,在歷經5年開發、驗證後,採用新型結構吸附材料,增加與二氧化碳的表面接觸,大幅減少從空氣捕捉二氧化碳的時間,不但捕獲量較舊式濾芯多一倍,且能耗減少一半,使用壽命也延長2倍,而首座採用全新技術的設施將落腳美國路易士安納州,納入美國百萬噸級「賽普拉斯DAC中心計畫」,預計在2026年動工。
Climeworks共同創辦人暨共同執行長Jan Wurzbacher表示,該公司於2017年推出第一座商用設施「Orca」,到現在的「Mammoth」,規模已經擴大10倍,而第三代技術都是以真實的現場數據做為基礎,能將碳清除能力提升至百萬噸等級。
Climeworks在冰島營運的Mammoth碳捕集工廠。(圖片來源:Climeworks)
Climeworks預期在2030年,能將每噸碳捕集成本降至250至350美元(約新台幣8,100至11,000元),加上封存、移除所需的成本後,每噸整體成本約400至600美元(約新台幣13,000至19,000元),等於較當前成本減少5成,公司首席營運長Douglas Chan解釋,隨著工廠產能增加,製程設備的規模經濟將有助於提高效率與成本。
不過,專家普遍認為,整體成本應降至100美元(約新台幣3,200元),才能讓碳捕集技術具有競爭力,也是DAC技術普及運用的「聖杯」關鍵,但這個目標恐怕無法在短期內達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能源倡議(MIT Energy Initiative)資深研究工程師Howard Herzog直言,該目標「是個幻想」,因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足,捕碳效率差,難以讓DAC技術成本降到非常低。
他補充解釋,如果過度壓低成本不只影響整體產業的可信度,甚至影響微軟、Frontier等先行投資者的公司聲譽;另一方面,如果無法實現成本削減的承諾,也可能因此讓投資人失去信心。
其實,Wurzbacher坦言,成本降至100美元的挑戰相當大,尤其受到大環境通貨膨脹的影響,不太可能達到如此低的價格,這番說法一改過去公司認為有機會達成的態度,但也強調時間會證明一切。
" ["news_cover_lang_url"]=> string(0) "" ["meta_keyword"]=> string(30) "碳捕集,Climeworks,碳移除" ["meta_description"]=> string(396) "瑞士一家專注開發碳捕集的新創公司Climeworks,近期宣布推出第三代直接空氣捕捉技術(DAC),除了捕獲能力可望翻倍、實現百萬噸等級,成本還大幅降低5成,創下技術應用的新里程碑,不過業界普遍認為,新技術要被廣泛使用還言之過早,所謂的「聖杯」(holy grail)目標還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達成。" ["meta_img_alt"]=> string(0) "" ["meta_title"]=> string(0) "" ["h1"]=> string(0) "" ["cat_name"]=> string(6) "全球" ["url"]=> string(23) "zh-tw/news/list/global2" ["url_view"]=> string(94) "zh-tw/news/climeworks-unveils-milestone-in-carbon-capture-with-third-generation-dca-technology" ["hashtag"]=> array(1) { [0]=> array(2) { ["name"]=> string(9) "碳捕捉" ["url"]=> string(26) "zh-tw/news?act=tag&hid=146" } } ["author_first"]=> array(0) { } ["lang"]=> array(1) { [0]=> array(3) { ["current"]=> bool(true) ["code"]=> string(5) "zh-tw" ["url"]=> string(94) "zh-tw/news/climeworks-unveils-milestone-in-carbon-capture-with-third-generation-dca-technology" } } ["right_rel_news"]=> array(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