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棘手議題「淘汰化石燃料」再成焦點,82國支持的轉型藍圖引發什麼討論?

EN
加入收藏

隨著COP30邁入尾聲,82個國家呼籲制定淘汰化石燃料的全球路線圖,但許多國家的實際行動仍與其承諾相矛盾。(照片來源:iStock)

COP30倒數兩天落幕,82個國家呼籲啟動一項淘汰化石燃料的全球路線圖,但產油國仍主張應採取多元減排路徑,而不應直接鎖定化石燃料本身。這項多年來在氣候談判場域中反覆被產油國擋下的議題,今年的命運將落在《巴黎協定》195個締約方中尚未表態的中立國手中。

未列入正式議程,淘汰化石燃料卻成COP30焦點

2023年COP28在杜拜達成歷史性共識,各國同意「推動遠離化石燃料」。但不久之後,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多國開始弱化決議內容,去年在巴庫舉行的延續討論也陷入停滯。今年,主辦國巴西也將「淘汰化石燃料」排除在正式議程之外。

即便如此,全球政治動能持續向淘汰化石燃料傾斜。韓國17日宣布加入「淘汰燃煤聯盟」 (Powering Past Coal Alliance),成為超過180個國家、地方政府與企業成員之一。韓國目前是全球第7大燃煤國,計劃在2040年前淘汰現有61座燃煤電廠中的40座;其餘21座的退場時程則預計明年公布。

南韓氣候部長金成煥(右三)於COP30宣布加入「淘汰燃煤聯盟」。(照片來源:南韓氣候、能源與環境部)

柬埔寨也在同日加入「化石燃料不擴散條約倡議」(Fossil Fuel Treaty Initiative),成為第18個會員國。柬埔寨國務部秘書長Soung Sophorn表示,發展中國家如柬埔寨無法獨自完成能源轉型,需要更強的國際支持。

巴西18日釋出一份包含「淘汰化石燃料藍圖」初稿的決議文本,然而多數國家仍認為力道不足。巴西將在蒐集各談判團體意見後修正文本,但巴西自身的化石燃料立場同樣矛盾。

減排承諾下的矛盾:民團揭東協擬新增大量燃煤、天然氣

在COP30會場,來自東南亞的公民團體公開呼籲各國政府支持能源轉型。氣候行動網絡東南亞(Climate Action Network Southeast Asia)協調人Nithi Nesadurai指出,化石燃料占ASEAN能源組合的79%,是該區域最大排放來源。

菲律賓能源、生態與發展中心(Centre for Energy, Ecology and Development)副執行董事Avril de Torres指出,東協各國在承諾減排的同時,仍計劃新增43GW(百萬瓩)燃煤與136GW天然氣電力容量。菲律賓政府在10月核准了8項新的石油探勘案

主辦國巴西也面臨同樣矛盾。總統魯拉多次公開支持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但受反對派主導的國會仍推動擴大油氣開採;國營石油公司Petrobras更在18日宣布發現新油氣儲量

巴西環境部長席瓦(Marina Silva)對《衛報》表示,啟動淘汰化石燃料藍圖是「對氣候危機的倫理回應」,呼籲各國勇於面對。

巴西環境部長席瓦表示,啟動淘汰化石燃料藍圖是「對氣候危機的倫理回應」。(照片來源:The Energy and Resources Institute)

支持國籲路徑圖因地制宜,細節有待COP31、COP32敲定

支持淘汰藍圖的國家強調,路線圖並非要求所有國家走同一條路,而是承認能源結構、資源與發展需求的巨大差異。有些國家擁有大量化石燃料儲量,有些則高度依賴進口;部分國家希望以化石燃料創造發展財源,而多數開發中國家需要資金與低碳技術,才能真正開始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英國氣候特使凱特(Rachel Kyte)表示,各國能源組成不同,因此「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轉型路徑」。目前已有多個歐盟國家公開支持,哥倫比亞、智利、肯亞等中型開發中國家也加入支持行列,就連高度仰賴石油的奈及利亞也展現興趣。

根據《衛報》報導,這份路線圖在初期階段很可能不具約束力,許多關鍵細節預計要到接下來COP31或COP32才可能正式敲定。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 (1) (2), The Strait Times, Eco-Business

COP30聚焦東亞》台日韓澳專家齊聚氣候峰會,亞太碳定價與能源轉型面臨哪些挑戰?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