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個產業主導CCUS聯盟成立,攜手推動鋼鐵脫碳、跨境碳封存研究

EN
加入收藏

包括必和必拓在內的跨國礦業、鋼鐵、能源企業組成新聯盟,有意開發亞洲CCUS商機。(圖片來源:必和必拓)

亞洲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發展備受矚目,吸引多個跨領域企業攜手展開研究計畫。全球最大礦業商必和必拓(BHP)11日宣布,與鋼鐵及能源業大廠合作,評估在亞洲設立CCUS發展基地的可行性,期望助力鋼鐵等難減排產業加速實現脫碳。

亞洲首個產業主導CCUS聯盟成立

新成立的跨產業聯盟成員包括,必和必拓、安賽樂米塔爾新日鐵印度公司(ArcelorMittal Nippon Steel India)、印度鋼鐵製造大廠京德勒西南(JSW)、現代鋼鐵(Hyundai Steel)、美國能源大廠雪弗龍(Chevron)、日本三井物產(Mitsui)。

該聯盟將尋找亞洲具有碳捕捉、封存與再利用潛力的大型計畫,並將其商業化及應用於難減排產業中。必和必拓指出,這份可行性研究是亞洲第一個由產業主導的獨立性研究,希望能藉此共享基礎建設,發揮規模經濟的綜效

必和必拓永續行銷副總裁艾力斯(Ben Ellis)表示,亞洲透過高爐製造的鋼鐵每年超過10億噸,且這些高爐的使用壽命還很長,因此對於產業而言,在鋼鐵脫碳技術不斷進入商業化市場的同時,持續提升技術協助現有鋼鐵資產進行脫碳也是相當重要。

為期一年的研究計畫除了帶領精進技術,也將檢視各國監管規定,包括跨境封存與運輸評估,希望以設立區域中心為核心,將碳捕捉規模極大化並實現4大目標,包括以降低單位成本、確保經濟可行性、為其他難減排行業提供新解方、為各方分擔成本及風險。

跨領域企業聯手啟動研究計畫,希望將碳捕捉規模極大化。

跨領域企業聯手啟動研究計畫,希望將碳捕捉規模極大化。(圖片來源:iStock)

東協具碳捕捉中心潛力,麥肯錫歸納3大挑戰

跨國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認為,東南亞發展碳捕捉中心有3個取向,以封存為主導、大型排放源為主導、跨產業主導。該報告認為,泰國與印尼都有機會發展以排放源為主導的碳封存中心,印尼還具備由跨產業主導成立碳捕捉樞紐的潛力。

不過,麥肯錫也指出,東南亞碳捕捉與封存發展面臨3大挑戰:

  1. 碳捕捉成本遠高於當前碳價,削弱了CCUS的競爭力。

  2. 東南亞碳定價機制、監管政策及綠色融資框架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3. 短期內技術突破有限,難以帶來成本下降的機會。

麥肯錫建議,企業經營者、排碳者、技術供應商以及法規制定者應該集結起來,共同關注碳價取得的情況以及碳捕捉的成本,找到發展碳捕捉的最佳時機。

資料來源:BHPBusiness TimesReutersMcKinsey

相關主題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