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提升核電占比的計畫,預料不受參院選舉失利影響。(圖片來源:石破茂臉書)
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所屬的執政聯盟在大選中失利、失去參議院多數優勢,但在朝野普遍支持下,日本重啟核電的政策方向預料不會改變。
同時,關西電力公司(Kansai Electric Power)近期傳出計劃興建新反應爐,若能成真,將成為福島核災後的首例,為日本重返核電邁出關鍵一步。
執政聯盟未守住過半門檻,首相石破茂誓言留任
日本參議院改選結果於20日出爐,自民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與公明黨(Komeito)組成的執政聯盟只獲得47席,未能守住參院過半數的關鍵門檻,儘管黨內逼宮要求下台的聲浪四起,但石破茂堅持不辭首相,而他的核電目標也可望獲得續命。
執政聯盟已表明支持重啟安全的核電廠,自民黨還提倡使用安全性更高的新式核電,而多數反對黨也都有類似立場。
例如,與自民黨同屬中間偏右的保守派國民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 for the People)、日本維新會(Japan Innovation Party)都表態支持重啟或以新核電廠取代舊電廠。而這次大選中異軍突起的參政黨(Sanseito)希望強化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SMR)、核融合等新式核電技術。
不過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Constitutional Democratic Party)則堅持日本應該擺脫對核能的依賴,反對新建核反應爐,且只能在地方民眾同意下重啟核電廠。而日本共產黨(Japanese Communist Party)及令和新選組(Reiwa Shinsengumi)的立場也都傾向廢核。
日本在石破茂首相任內大幅調整能源政策。今年2月,內閣正式通過新版「基本能源計畫」(Basic Energy Plan),承諾同時擴大使用核能與再生能源,不但刪除2011年福島核災後「盡可能減少對核電依賴」的表述,還打算大幅提升核電比例,預計在2040年以前,從目前的占比8.5%提升到20%。
延伸閱讀》日本重拾核電!新草案提AI帶動低碳能源需求:最大限度利用核能、再生能源
日本走出核災陰霾?關西電力擬蓋新核反應爐
在政府重返核能政策的支持下,日本電力業者也開始有所行動。《日經新聞》報導,關西電力將在日本西部啟動地質探勘,為美濱核電廠(Mihama facility)增設或更新核反應爐鋪路,若最終獲准興建,很可能成為福島核災後的首座全新反應爐。
由關西電力營運的美濱核電廠。(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目前美濱核電廠的3座機組中,只有3號機還在運轉,其餘兩座都進入除役階段。而除了關西電力,九州電力公司(Kyushu Electric)也開始考慮興建新的核反應爐。根據統計,日本將有15座核反應爐在2040年運轉超過50年,遠超過一般設定的40年使用年限。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日本對核能態度改變的一大主因是俄烏戰爭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對這個化石燃料進口大國造成沉重打擊,而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推高用電量,也讓原本預期電力需求會隨著人口下降的日本重新思考電力來源。
針對日本重新擁核,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鈴木一人(Kazuto Suzuki)指出,不同黨派都逐漸有共識「最終所有人都將需要核能」,而投入SMR可能是一場必要的賭注,特別是政策提供非常大的動能,但一般民眾對此仍所知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