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企攜手搶進東協碳封存!台廠良聯5千噸級儲槽技術獲青睞,看好哪兩大潛力市場?

EN

日本科納維(Kanadevia)與台灣良聯工業合作,打造更完整的液化二氧化碳儲存槽供應鏈。(圖片來源:良聯工業官網)

台日企業攜手搶攻東協碳封存商機,日本重工業公司科納維(Kanadevia)22日宣布與台灣良聯工業(Liang Lian Industries)合作,將共同承包液化二氧化碳球型儲存槽工程,鎖定有意在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進行碳封存的企業,目標每年打造1至2座5,000噸級儲存槽。

看好跨國碳封存發展,台日儲槽製造廠攜手合作

前身是日立造船(Hitachi Zosen)的科納維表示,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是許多國家實現淨零的重要工具,然而二氧化碳儲存槽的製造能力是當前的一大課題,因此將借助良聯工業的球型儲存槽技術,提供更完整的液化二氧化碳存放服務。

日本政府在2024年通過《CCS事業法》(CCS Business Act),計劃在2030年以前,每年封存600萬至1,200萬噸二氧化碳,並在2050年提升至1.2噸至2.4億噸,目前已經選出9個計畫,而北海道苫小牧市(Tomakomai)外海在今年2月被指定為首個封存特區。

然而,日本國內封存容量有限,因此政府積極尋找海外場址,例如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兩家企業看好電力公司、鋼鐵及化學製造業者的跨國封存需求,預計每年將建造1至2座5,000噸級的儲存槽。

日本科納維22日宣布與台灣良聯工業合作。(圖片來源:科納維)

大馬CCS潛力受矚目,科納維、良聯補強製造量能

能源顧問機構睿諮得能源(Rystad Energy)分析指出,馬來西亞枯竭的油氣儲集層擁有龐大的封存潛力,加上政府政策的強力推動,使其有機會成為亞太地區碳封存樞紐之一。目前日本石油公司引能仕(Eneos)、綜合商社三井物產(Mitsui & Co. Ltd.)都有在馬來西亞布局CCS業務。

延伸閱讀》大馬碳封存商機1》馬來西亞碳封存產值逾7兆,吸美、日、英跨海布局!如何幫難減排產業脫碳?

科納維在壓力容器製造方面有近百年經驗,尤其擅長超厚鋼板的彎曲、焊接、組裝及修復工作,每年可建造10座2,000噸級圓筒型儲存槽,且以液化天然氣、氨氣為主。但在儲存液化二氧化碳方面,球型儲存槽具有容量及壓力分布優勢,也促使科納維找上良聯合作,共同開創新商機。

良聯成立於1995年,主要承攬石化、鋼鐵廠等大型工程,除了生產安裝壓力容器,也擁有廢棄物、水處理等環保工程實績,且有意發展太陽能發電,持續擴大環保製造業務範圍。

資料來源:KanadeviaNikkei AsiaLiang Lian Industries

相關主題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