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就職百日》南韓能源路線轉向綠電?總統有意暫緩新核電廠,能源交由環境部掌管

EN
加入收藏

南韓總統李在明上任百日舉行記者會說明施政現況。(圖片來源:南韓總統府)

南韓總統李在明(Lee Jae Myung)11日於就職百日記者會上重申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的立場,並暗示不會支持新建核電廠。針對外界質疑由環境部接管能源政策將加重監管,李在明強調,此舉在於提升政策討論的效率,而非加嚴規範。

李在明力挺再生能源,料暫緩開發新核電

李在明在演說中提到,興建核反應爐至少耗時15年,而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技術還不成熟,因此透過再生能源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是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他特別點出,開發大規模光電及風電計畫,僅需要1到2年的時間。

至於目前現有及正在興建的核電廠計畫,李在明表示會繼續使用及推進,並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延長老舊核電廠運轉的年限,但最終仍得轉型使用再生能源。

雖然李在明並未明言要停止核電廠新建,但外界解讀其言論將影響前任政府已敲定的規畫。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今年2月公布的「第11次電力供需基本計畫」,預計在2036年前引進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並於2038年前再增建兩座大型核電機組。

就在李在明召開就職百日記者會前一日,環境部長金星煥(Kim Seong-hwan)已暗示新核電廠計畫可能生變。預計於明年上半年完成的「第12次電力供需基本計畫」,外界普遍認為將不再納入新建核反應爐。

對此,南韓核能協會(KNS)會長李基福(Lee Ki-bok,音譯)批評,政府雖強調以公開討論推動能源轉型,但實際上意圖淘汰核電。他強調,國家有責任為15年後的電力需求做好準備,並以過去案例指出,核電廠興建期約5至6年,與李在明所提的15年時間落差不小。

延伸閱讀》南韓大選》2大候選人能源立場解析,李在明為何從反核轉向保留核電?

南韓的韓蔚核能發電廠。(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能源政策納入環境部,商界憂心阻礙產業發展

另一項攸關南韓能源政策的重要變化,是李在明政府於就職百日前夕宣布組織重整,將產業通商資源部大部分能源政府業務移交環境部,新設機關暫定名為「氣候、能源與環境部」(Ministry of Climat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此舉也引發部分商業團體與專家憂慮,認為將能源政策從以產業發展為導向的部門,轉移給以氣候為核心的單位,恐怕使相關產業面臨更多監管,進而削弱產業競爭力。

面對外界質疑,李在明回應,能源政策若由同一部門兼顧推動與監管,討論會更有效率。他舉例,產業通商資源部過去未考量環境部對中國電動巴士製造商的補貼,導致南韓業者利益受損,強調能源政策應集中於同一部會,以加快解決問題速度。

延伸閱讀》核電復興下的東南亞新賽局: 4張圖表看核能趨勢,東協6國如何擘劃新能源版圖?

資料來源:Korea Times(1)(2)Business Korea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