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5-16
2025-05-15
AI加速核融合研發,全球60家新創競逐!專家為何看好台灣能打進供應鏈?
台灣首場匯聚產官學研的核融合論壇今(16日)登場,聚焦國內外核能發展新趨勢與面臨的挑戰。儘管核融合距離商業化仍有一段路,但隨著各國積極布局,專家也呼籲台灣應善用精密科技與製造優勢,爭取在全球核融合產業鏈中占有一席之地。
2025-05-16
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衝擊,環境部:碳費自主減量申請延至8月底
國內碳費制度今年上路,不過美國近期的關稅政策為企業綠色轉型增添不少變數。環境部今(15日)宣布,將比照財政部所得稅結算申報及繳納期限的作法,延長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的申請期限,從原訂的6月30日延至8月底,協助碳費徵收對象爭取適用優惠費率的機會。
2025-05-16
樟宜機場第5航廈動工!導入防洪設計、SAF設施,新航站永續亮點一次看
新加坡樟宜機場將投入數百億新元興建第5航廈,未來不僅將導入先進系統,提升營運效率與旅客體驗,也將全面強化減碳作為與氣候韌性設計。新航廈將建置可支援飛機添加替代燃料的基礎設施,並配備因應極端強降雨的排水系統與跑道。
2025-05-16
《核管法》修法三讀為核電續命?政院估核三重啟至少3年半,難解眼前用電荒
核三將於17日停機,立法院在野黨立委挾人數優勢,於13日院會表決通過《核管法》修法,放寬核電機組申請換照規定,在「屆期前」都可提出申請、核電廠運轉年限最多再延長20年、已停機的機組可申請「重啟」再運轉。
2025-05-15
富威電力轉型AI能源平台,砸重金買下的電力新創「智電」有什麼來頭?
看準人工智慧(AI)電力商機,富威電力15日董事會通過參與智慧電力新創「智電系統」的增資案,以換股與現金增資方式,預計取得約51%股權,將智電系統納為合併子公司,轉型為全球智慧AI能源整合平台。
2025-05-15
綠電需求預測只花10分鐘!慧景推「綠電採購AI代理人」助售電業智慧轉型
隨著國際供應鏈對淨零永續要求升高,企業綠電需求持續攀升,再生能源售電業者為企業獲得綠電的重要關鍵。為此AI能源軟體服務商慧景科技今(15日)推出全新「綠電採購AI代理人」,助力售電業服務智慧化,迎接龐大發電資料、多元用電需求與繁複帳務挑戰。
歐洲醞釀核能復興?丹麥啟動SMR評估,40年核電禁令可望鬆綁
丹麥可能結束長達40年的核電禁令。丹麥能源部長14日在議會中表示,政府將重新檢視新式核電技術的可行性,以填補再生能源間歇性供電缺口,而此舉凸顯西班牙大停電後,歐洲國家為了兼顧減碳及國家能源安全,而調整電力政策的潛在趨勢。
2025-05-15
台美聯手搶攻儲能商機!台塑新智能、GE Vernova簽署MOU深化電池儲能布局
台美強強聯手,台塑新智能今(15日)宣布與美國能源與電氣化廠GE Vernova簽署「混合動力及儲能解決方案策略聯盟合作備忘錄」(MOU),將整合電池儲能與燃氣發電領域專業技術與資源,攜手為台打造更具韌性、效率的能源系統。
2025-05-15
氫能、地熱成企業購電新選項,台電:2030年綠電轉供上看400億度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即退出《巴黎協定》,近期的對等關稅措施也再次掀起國際動盪,各界對ESG政策轉向觀望,但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認為淨零仍是長期目標方向,他昨(14日)出席「淨零未來關鍵行動力論壇」指出,在RE100國際趨勢推動下,台灣綠電需求將快速成長,預計2030年綠電轉供需求將高達400億度。
2025-05-15
氣候危機來襲,醫院如何升級抗災?太陽能、遠距醫療都列入對策
當颶風、野火、極端高溫愈來愈頻繁,氣候風險分析機構估計,到2100年全球每12家醫院中就有一家因極端天氣面臨關閉的風險。為了避免營運中斷,醫院紛紛尋求因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