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 亞太

亞太

2025-06-13

Google實踐水資源永續!資料中心冷卻100%採工業用水、砸重金淨化新竹頭前溪

Google於6月10日宣布,投入300萬美元(約為新台幣8,977萬元)協助改善頭前溪流域的水質與水量。另外,Google也在彰化資助精準灌溉的計畫,為台灣打造更有韌性的集水環境。
2025-06-13

產業減碳系列》高碳排鋼鐵業拚淨零,東鋼、豐興、中鋼2策略因應:關鍵在電爐製程

台灣用電大戶排名中包含許多鋼鐵、石化、電子業者,其用電量龐大、碳排放高,不少也是電費調漲、碳費2026年開徵的海嘯第一排業者。隨著減碳壓力日益增高,指標性鋼鐵業者東鋼、豐興鋼鐵、中鋼透過布局再生能源與製程改善,朝向低碳永續轉型發展。
2025-06-12

零元競標再見!離岸風電3-3選商規則將揭曉,國產化、浮式風場會納入嗎?

經濟部全力推進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3期機制,經濟部能源署再生與前瞻能源發展組組長陳崇憲今(12日)出席「2025年臺灣歐盟環境與科技論壇」時透露,現在的共識就是愈快公布機制愈好,並確認不再強制國產化要求,也不會有零元競標情形。
2025-06-12

藝術的永續轉型:創作者與企業的雙重視角

在全球氣候危機與資源枯竭的壓力下,藝術產業不僅是美的傳遞角色,更是永續理念的重要倡議者甚或是行動者。本文專訪畫廊協會綠色使命辦公室執行長石隆盛與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分別從兩個面向分享美學與環境責任間的平衡,以及企業如何以藝術為媒介建構內部永續文化。
2025-06-11

台大企業永續揭露調查》碳定價、綠電政策誘因不足,僅一成企業與金融業氣候議合

「產業減碳」是台灣淨零轉型成功的關鍵要點,但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最新的「2025企業永續揭露準備度調查」發現,企業在溫室氣體揭露面與淨零目標已出現停滯,供應鏈碳盤查跟減量目標甚至出現退步,僅有一成企業曾與金融機構進行氣候相關議合,顯示仍需要強化減碳、永續金融的政策誘因。
2025-06-11

儲能布局邁向表後應用,經濟部擬推獎勵補助:工業區、科學園區先試辦

隨著再生能源比例增加,儲能將扮演穩定電網韌性與效率的重要角色。今(11日)在「科技儲能與系統韌性應用研討會」上,經濟部能源副署長吳志偉表示,表前儲能已經達到2025年1,000MW(千瓩)設置目標,如今將擴大推動表後儲能,未來也將針對科技園區、工業區優先推動國產電芯使用獎勵補助,完善消防安全規範,帶動表後儲能系統市場發展。
2025-06-11

從影印機到小型吸碳機!Epson將列印技術應用碳捕捉,拚2028年上市

日本精工愛普生(Seiko Epson)計畫推出小型碳捕捉裝置,體積相當於一台辦公室事務機,採用薄膜分離技術,捕捉工廠廢氣中的二氧化碳,之後還可將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變成合成燃料,而該設備預計在2028年上市。
2025-06-10

醫院也能靠節電賺收益!馬偕醫院攜義電智慧能源,開啟虛擬電廠新合作

醫療院所是台灣非生產性質行業中能源消耗最高的單位,占總能源消費約15%。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並落實節能措施,馬偕醫院今(10日)宣布加入義電智慧能源(Enel X Taiwan)所營運的虛擬電廠計畫,參與全台規模最大的需量反應虛擬電廠,朝永續發展目標邁出重要一步。
2025-06-10

首份下水道減碳指引公布:4方向助攻綠色工程,2030年前目標減排7%

下水道是都市重要公共設施,也是城市淨零綠色工程轉型一環。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首度發布《下水道工程減碳作業參考指引》,以4大減碳方向與短、中、長期目標,助力下水道工程減碳轉型,可量化減碳效益預估將在2030年前逐步提升到7%。
2025-06-10

台灣地熱產業協會成立!倍速羅得、台泥綠能等9家開發商發起,3目標推動規模化發展

地熱在台灣能源轉型2.0計畫中,被視為具有潛力且能穩定供電的再生能源選項,能夠滿足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不過台灣地熱發展腳步始終緩慢,首個由地熱開發業者主導的「台灣地熱產業協會」於6月5日正式成立,以拚地熱規模化發展為主要目標。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