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亞太
2025-04-18
淨零轉型壓力大!中小企業擴大綠電採購,能源管理、儲能需求升溫
星星電力總經理關婷怡今(18日)於「AI綠能藍圖 X 淨零新未來」研討會指出,台灣綠電自由交易占比已從4.9%提升至8.8%,其中中小企業的採購比重更成長近4倍,達到4.3%。她強調,如今企業購買綠電的關鍵不再是價格,而是取得途徑,後續如何有效管理能源,也是各家關注重點。
2025-04-18友達、塑膠中心接軌全球減塑法規,簽MOU推動產業3方向綠色轉型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談判第二階段(INC5.2)將在8月5日至14日展開,為即時因應國際法規變化,友達光電日前與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簽署MOU。友達光電永續長古秀華表示,此次合作將專注在串接未來的國際趨勢跟法規,進一步推動新技術開發,強化教育訓練、人才培育,攜手帶動產業減塑。
2025-04-17元太搶攻電子紙低碳商機,看好應用擴至大型戶外看板、零售業標籤
相較於傳統紙張跟傳統LCD顯示器,電子紙技術有低功耗、節能減碳優勢,應用範圍小至電子標籤大至戶外廣告看板。E Ink元太科技董事長李政昊在「2025電子紙產業生態發展論壇」表示,美國川普2.0與中美貿易大戰開打後,勞工流動會愈來愈少,零售店會因為缺工議題,電子標籤的需求水漲船高。
2025-04-16首筆中國綠色主權債券登陸倫敦,關稅戰下中英綠色金融合作將升溫?
中國4月2日在英國倫敦發行人民幣綠色主權債券,這是中國史上首次發行綠色主權債,預計將吸引國際資金支持中國綠色轉型,引領私部門資金參與氣候投融資,並增強國際氣候合作。
2025-04-16川普對等關稅》對美擴大採購6.5兆,台美能源如何合作?電動車、地熱都是選項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經濟部長郭智輝指出政府部門將擴大對美採購,10年內可以採購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5兆元)以平衡貿易順逆差,但除了石油與天然氣,台美在能源領域還有哪些合作契機?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認為,擴大電動車採購、地熱合作等都是解方,除了有助氣候減碳,還能平衡順逆差。
2025-04-15Google簽亞太首宗地熱能CPPA,與倍速羅得部署台灣AI資料中心綠電
台灣地熱發電迎來新里程碑。地熱開發商倍速羅得公司(Baseload Capital)今(15日)宣布,與科技巨頭Google簽署台灣首份、同時也是亞太地區第一份企業地熱能購電協議(CPPA),預計自2029年起全天候24小時穩定供應10MW(千瓩)的地熱電力。
2025-04-14「停電不能等雲端AI來救!」台灣微網用微電網+AI,讓綠電調度更聰明
台灣微網聚焦於能源調度系統,讓企業只需付費即可擁有一套能自動調節電力、降低電費、確保供電穩定的系統。無論是工廠、商辦或校園,都能透過微電網靈活調配太陽能、儲能與市電,避免停電風險,同時降低用電成本,讓綠電發揮最大價值。
2025-04-14大阪世博2025開跑》從吸碳水泥到回收金屬,哪些國家館的永續亮點最吸睛?
2025年大阪世博會(Expo 2025)4月13日正式開幕,首日預估湧入逾14萬人,這場每5年一次的全球盛事將匯集超過150國的特色展館。今年的主題核心聚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從吸碳水泥、再生廢金屬,到環保布料制服等設計,許多展館呈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RECCESSARY》帶你盤點這次展會在永續領域的亮點。
2025-04-11浮動式風電示範計畫喊卡,業者呼籲:朝共同示範、整合海洋能推進
經濟部原定於2024年底、今年初公布的浮動式離岸風場示範計畫草案,卻因新興能源成本高而政策喊停。對於早已通過環評、投入大量前期資金的浮風業者無疑是重擊,業者認為,為滿足半導體業對綠電的需求,台灣離岸風電若要持續推進,必須發展浮動式風電技術,並建議可朝共同示範場、整合海洋能技術來推進。
2025-04-10全球首份AI晶片碳排研究:台積電用電再攀升,2030年恐吃下全台2成電
人工智慧(AI)發展推動產業變革,但帶來便利生活的同時,也伴隨用電量激增。綠色和平全球首份AI晶片碳排研究指出,2024年全球晶片製造用電與碳排放量較2023年增加3.5倍,台灣更居東亞第一,當企業再生能源使用趕不上生產AI晶片的用電成長,將再增加台灣用電與碳排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