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亞太
2025-10-15
光電遭假訊息圍攻,7大公協會聯合闢謠:模組無毒僅用清水清洗,將提告維護名譽
面對近年來太陽能紛紛擾擾,7大光電產業協會昨(14日)聯合發出聲明,嚴正駁斥「光電模組有毒」、「水庫光電用化學藥劑清洗」謠言,對散播不實訊息者將提告求償。
2025-10-14綠氫降溫下的接棒者:分析中國綠氨產業機會,3大挑戰考驗商業化之路
內蒙古赤峰的計畫驗證了綠氨在中國實現「無補貼商業化運作」的可能,但高成本、市場開拓和國際標準仍是規模化發展的三道關口。
2025-10-14產業減碳系列》航空業導入SAF能省下8成碳排,華航、長榮與星宇怎麼找淨零突破口?【分析】
永續航空燃料(SAF)是航空業減碳主力,今年4月中華航空、長榮航空與星宇航空等國籍航空首次在台添加SAF創下新里程碑,然而SAF成本高出傳統燃料2至5倍,產量有限、尚未形成規模化的供應鏈,未來該怎麼走?《RECCESSARY》整理三大國籍航空減碳進展,訪問專家一探台灣的SAF供應鏈如何成形。
2025-10-09COP30前夕環團齊發聲,籲政府強化NDC 3.0、落實國土規劃打造韌性台灣
在巴西氣候峰會(COP30)前夕,台灣10個環境團體今(9日)齊聲呼籲政府加嚴氣候承諾,提出3大方向11項訴求。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崔愫欣指出,政府應完善國家自定貢獻(NDC 3.0)目標,以具體策略展現減碳決心;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則強調,政府需以《國土計畫法》為核心,整合能源、農業與環境政策,建立跨部會協作機制,讓綠能發展更公平、有序。
2025-10-08碳捕捉CCS管理草案將出爐!台灣擁地質、碳源優勢,產業如何把握減碳機會?
碳捕捉與封存(CCS)是台灣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策略之一。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今(8日)於「淨零關鍵力CCS國際論壇」表示,政府預計11月發布「二氧化碳捕捉後封存管理辦法」草案,以強化碳封存的環境監管。她指出,台灣已邁入「排碳有價」時代,相關制度將進一步支持CCS產業發展。
2025-10-07經濟部「平價綠電專案」11/19開跑!如何助中小企業減碳?3大QA一次看
為解決中小企業購買綠電難題,經濟部「中小企業平價綠電專案」即將開跑。首座案場位於彰濱工業區的標租光電案場,將釋出3成電力上架標售,一年可提供約4,500萬度綠電,預計於11月開放登記。《RECCESSARY》針對綠電來源、競標價格等疑問整理3大QA,帶讀者一次看懂專案機制。
2025-10-07百貨與物流業成淨零新戰場,遠東SOGO、DHL採取哪些策略落實低碳轉型?
全球邁向淨零的浪潮下,各產業正面臨轉型挑戰。焦點不再僅限於高碳排的半導體、鋼鐵與石化等傳統產業,而是延伸至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住商與民生領域,「永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口號。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莫冬立3日出席「2025台北永續行動願景論壇」時表示,食衣住行育樂都是淨零行動的一部分,企業在其中扮演關鍵推手。
2025-10-03台灣碳權外交跨大步!與巴拉圭簽首個《巴黎協定》6.4條合作,專家揭2大推進方向【分析】
為落實「國家自定貢獻(NDC)」減碳目標,台灣於10月1日正式與巴拉圭簽署《巴黎協定》碳權合作備忘錄,這是台灣第一個基於《巴黎協定》6.4條的合作,期望在國際機制下展開減碳與技術合作,推動台灣「碳權外交」策略。清華大學永續學院院長范建得表示,這次合作是開啟政府與民間,公私雙方都取得減碳彈性的機會。
2025-10-03台灣最大風電船舶融資!東方風能啟動46億造船計畫,預計2027年交付
全球離岸風電投資加速,專業船舶已成各國競逐焦點。台灣的東方風能 9月30日完成台灣最大規模的離岸風電船舶融資案,顯示市場正邁向更長期、更在地化的發展。
2025-10-02影響力投資從ESG跨入SDGs:亞洲國家競相布局,日本混合金融策略為何值得借鏡?
「談ESG已經不夠,要接軌國際,進入更深層次的SDGs(永續發展目標)」,社團法人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IIA)理事長陳富煒指出,今年是影響力投資的行動元年,透過SDGs重新審視社會需求,以投資帶動改變,創造對社會正面、可衡量且有實際收益的成果。學者也提醒,亞洲各國正積極布局影響力投資市場,台灣在此領域仍需加速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