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原物料產業
2025-06-13
產業減碳系列》越南鋼鐵雙雄的CBAM對策:和發完成集團碳盤查、VNSteel啟動綠電布局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於2027年上路,針對高碳排進口產品課徵碳關稅。歐盟是越南鋼材的主要出口市場,勢必對當地鋼鐵業帶來巨大衝擊。面對外銷壓力,越南鋼鐵雙雄——和發鋼鐵(Hoa Phat)與越南鋼鐵(VNSteel)陸續展開減碳行動,並積極布局綠色能源。
2025-06-13產業減碳系列》高碳排鋼鐵業拚淨零,東鋼、豐興、中鋼2策略因應:關鍵在電爐製程
台灣用電大戶排名中包含許多鋼鐵、石化、電子業者,其用電量龐大、碳排放高,不少也是電費調漲、碳費2026年開徵的海嘯第一排業者。隨著減碳壓力日益增高,指標性鋼鐵業者東鋼、豐興鋼鐵、中鋼透過布局再生能源與製程改善,朝向低碳永續轉型發展。
2025-06-10首份下水道減碳指引公布:4方向助攻綠色工程,2030年前目標減排7%
下水道是都市重要公共設施,也是城市淨零綠色工程轉型一環。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首度發布《下水道工程減碳作業參考指引》,以4大減碳方向與短、中、長期目標,助力下水道工程減碳轉型,可量化減碳效益預估將在2030年前逐步提升到7%。
2025-05-28印尼掌握全球6成鎳產量,供應鏈卻難逃煤電!鎳礦產業淨零轉型難在哪?
電動車是低碳運具的代表,但電池材料供應鏈卻離不開高碳排的灰電,這也讓全球鎳礦重鎮印尼面臨轉型陣痛期,當地業者坦言,鎳產業的能源轉型壓力與日俱增,然而從目前政府與企業的應對作為來看,短期內要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仍有難度。
2025-05-27台泥多元布局綠電有成,喊話政府加速台版CBAM、帶頭採購低碳建材
2024年是台泥邁向國際化的重要一年,水泥事業版圖從中國延伸至歐洲、非洲與中亞,同時積極跨足再生能源、儲能與電動車充電樁等多元領域。總經理程耀輝今(27日)於股東會指出,今年預計綠電年發電量將突破1億4,200萬度,約可供應3.4萬戶家庭全年用電,全球儲能裝置容量也將達2GWh,台東地熱電廠預計8月併網。
2025-05-21綠色鋼鐵推進卡關?印度產能超車中國居冠,智庫警告高碳排技術依賴風險
全球鋼鐵業脫碳計畫持續增加,但執行成果不盡理想。最新報告指出,印度新增鋼鐵產能已經超過中國,被視為是全球綠色鋼鐵轉型的關鍵,且必須改變以燃煤為主的煉鋼技術,否則將拖累全球鋼鐵產業脫碳進程。
2025-04-14美版碳關稅FPFA來了!高碳排產品擬課200%重稅,碳移除成關鍵技術
美版碳關稅《外國污染費法案》(FPFA)蓄勢待發,勢必大幅改變全球貿易格局。鋼鐵、鋁、化肥、玻璃等高碳排產業的產品,未來可能面臨高達200%的進口關稅,首當其衝的包括中國、俄羅斯、越南、印度與台灣等國家。企業若想降低潛在的碳成本,加速投入碳捕捉與封存(CCUS)技術或購買碳權將是未來重點。
2025-04-11捷熱拼低碳轉型,砸千億在美合建藍氨工廠!年產140萬噸挑戰業界龍頭
日本能源公司捷熱(JERA)攜手三井物產(Mitsui)、美國化肥大廠CF Industries,計劃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興建一座藍氨(Blue Ammonia)工廠,預估年產能達140萬噸,挑戰業界規模最大的同類低碳能源設施。
2025-04-09氨成氫能首選載體!台灣基礎設施完備,台電、台肥如何搶進布局?
氫能是2050年實現淨零不可或缺的能源選項,其中「氨」作為氫能首選載體,應用與發展也成熟穩定,逐漸受到矚目。台肥助理副總經理陳洧楷認為,氨不僅是氫能最佳載體,也可以零碳生產,台灣有氫能需求,也有氨能基礎設施,氫、氨對台灣來說是關鍵的能源轉型資源。
2025-04-02台肥首批認證藍氨上市,6千噸供應助半導體、電子業邁向淨零目標
全台首批藍氨上市,台肥公司1日宣布,今年第一季已生產認證藍氨達6,000噸,並開始供貨給半導體業者,預計第3季產量突破萬噸,有助於解決半導體、電子、化工、運輸等企業減碳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