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 能源運輸建築

能源運輸建築

2025-04-14

全球航運碳定價2027年開徵!每噸3千起跳,海運、出口商該如何因應?【分析】

聯合國旗下國際海事組織(IMO)11日通過全球首項針對航運業的碳定價機制,預計2027年生效,未來船舶碳排若超出配額,將需支付每噸最高380美元(約新台幣1萬2,160元)的溫室氣體排放費。但部分成員國認為,這項決議對航運業脫碳的推動力道仍不及課徵碳稅來得強。《RECCESSARY》碳市場分析師胡湘渝則表示,全球碳定價已是當前發展趨勢,建議企業可從2大方向積極因應。
2025-04-14

「停電不能等雲端AI來救!」台灣微網用微電網+AI,讓綠電調度更聰明

台灣微網聚焦於能源調度系統,讓企業只需付費即可擁有一套能自動調節電力、降低電費、確保供電穩定的系統。無論是工廠、商辦或校園,都能透過微電網靈活調配太陽能、儲能與市電,避免停電風險,同時降低用電成本,讓綠電發揮最大價值。
2025-04-11

川普對等關稅》東協決議不採報復措施,大馬拋亞太綠色協議回應貿易震盪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措施,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十國10日展開線上會議商議因應對策。儘管東協強烈批評美國的全面關稅,但承諾不會以牙還牙,選擇以團結面對挑戰,未來將攜手面對關稅造成的匯率跟資本波動,重點將放在打造更強大且具前瞻性的東協與美國的經濟合作框架。
2025-04-11

浮動式風電示範計畫喊卡,業者呼籲:朝共同示範、整合海洋能推進

經濟部原定於2024年底、今年初公布的浮動式離岸風場示範計畫草案,卻因新興能源成本高而政策喊停。對於早已通過環評、投入大量前期資金的浮風業者無疑是重擊,業者認為,為滿足半導體業對綠電的需求,台灣離岸風電若要持續推進,必須發展浮動式風電技術,並建議可朝共同示範場、整合海洋能技術來推進。
2025-04-10

新加坡再添永續地標!亞洲首座「雨林野生探險園」開幕,朝2030綠色計畫邁進

亞洲首座「雨林野生探險園」在新加坡新開幕!近年新加坡積極推動永續發展,打造多個綠色地標,如濱海灣花園和榜鵝生態城,並推出2030綠色計畫,以環境保護、尊重在地文化的角度出發,持續朝向淨零排放邁進。
2025-04-09

川普對等關稅》美政策「3連擊」重創東協綠能供應鏈 ,大馬光電業首當其衝

東協潔淨能源產業正面臨第3波重大衝擊。隨著美國陸續調高對進口太陽能與風能產品的關稅,供應鏈壓力加劇,可能導致相關零組件出口下滑,進而削弱企業的再投資意願。對於高度依賴出口至美國的東南亞國家,像是柬埔寨、泰國與馬來西亞,衝擊尤為明顯。
2025-04-08

助半導體減碳!鴻海攜英國新夥伴投入碳捕捉,解決CCS關鍵技術挑戰

為協助半導體產業減碳,電子代工龍頭鴻海攜手英國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公司Pace CCS透過結合半導體設備製造及精密加工技術,及服務全球半導體設備客戶多年經驗,宣布投入碳捕捉技術,透過開發全球首創的化學注入單元,解決CCS的技術挑戰。
2025-04-08

Ember全球電力報告:低碳能源首次突破40%,熱浪推升電力碳排創新高

英國能源智庫Ember最新年度電力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低碳電力占比首次突破40%,其中太陽能的發電量與裝置容量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然而,人工智慧(AI)等科技發展推升電力需求,頻繁的熱浪也帶動降溫設備用電攀升,導致全球化石燃料發電的碳排量再創新高。
2025-04-08

川普對等關稅》工研院3對策助產業升級,劉文雄:擺脫低價競爭思維

美國日前宣布向多國課徵「對等關稅」措施震撼全球,衝擊產業鏈布局。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認為產業應「謀定而後動」將危機變成轉機,並提出3策略協助產業升級並拓展國際市場,實現多元布局。
2025-04-08

台泥Atlante攜歐洲充電龍頭成立「星火聯盟」,打造全歐最大EV綠電快充網

台泥旗下專注於安全儲能與電動車快充服務的歐洲子公司Atlante近日宣布,與歐洲3大充電服務龍頭:法國Electra、荷蘭Fastned、德國IONITY共同成立 「星火聯盟」(Spark Alliance),打造目前歐洲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電動車(EV)充電站聯盟。
3 4 5 6 7 8 9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