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 全球

全球

2025-02-08

2030減碳公聽會激戰4小時!今年減量10%難達標,無煤時程、私人運具減排成焦點

環境部日前公告台灣2030年減碳新目標,將減碳幅度提高至28%±2%,同步提出2032年及2035年的減量目標引發討論,7日環境部與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農業部舉行第三期(2026年至2030年)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公聽會,吸引現場與線上參與人數近800人。發言代表涵蓋民間團體、專家學者、公司企業到青年學生等,針對減量目標、電力能源結構與跨部門合作提出許多建言。
2025-02-08

讓AI訓練不再燒電!日本新創TopoLogic的「拓樸材料」如何解決耗能挑戰?

AI應用越來越普及且廣泛,世界都在嘗試解決附加的耗電問題。日本新創TopoLogic想要透過東京大學研究的「拓樸材料」找出解方。
2025-02-08

區域電網新機遇3》菲律賓送電回台可行嗎?問題不在技術,綠電、海底電纜商曝區域電網最大挑戰

為滿足台灣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從綠電資源豐富的菲律賓送電回台究竟是否具有可行性?《RECCESSARY》訪問全台唯一跨足海底電纜領域的華新麗華跟佈局菲律賓的再生能源售電業者泓德能源,剖析台灣邁進區域電網的機會跟挑戰,業者指出區域電網的線纜佈置更加繁複,需要先有完善的可行性分析;此外,台灣的電力交易規範也尚未完善,尚無區域電網輸電的規範跟經驗。
2025-02-07

樂高加碼投資碳移除計畫,攜英法團隊布局生物炭、增強岩石風化技術

丹麥玩具大廠樂高(LEGO)4日宣布,將投資4項碳移除計畫,總金額達1,900萬丹麥克朗(約新台幣8,661萬元),希望藉此獲取碳權,並推進企業2050年淨零目標。
2025-02-07

星馬聯手推進綠色航運!生質燃料基地落地柔佛,年產35萬噸生質液化天然氣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攜手推動的柔新經濟特區(JSSEZ)即將迎來一座生質燃料基地,預計每年處理35萬噸生質液化天然氣(Bio-LNG)。開發商強調,這項跨國合作已獲部分資金挹注,預計帶動達15億令吉(約新台幣110億元)規模的綠色投資。
2025-02-07

農業部推自然碳匯,台積電、台灣大都搶進!海岸造林、紅樹林怎麼轉換碳權?

助力國家與企業減碳最後一哩路,農業部期望藉由發展自然碳匯減緩全球暖化與生態平衡,目標2030年增匯136.9萬公噸。自然碳匯作為減碳良方與碳權來源之一,《RECCESSARY》也盤點民間業者的碳匯投入情況。
2025-02-07

DeepSeek顛覆「AI=吃電怪獸」邏輯,為何微軟執行長卻預言能源需求將飆升?

中國新創公司開發的DeepSeek翻轉「AI=吃電怪獸」的定律,華爾街分析師急忙重新評估AI的耗能需求。不僅如此,DeepSeek以開源方式分享模型,有助日後AI發展。雖部分資料並未公開,但開源社群正協力補上空白,連微軟執行長也看好未來將是AI百家爭鳴的世代。
2025-02-06

大馬搶攻碳捕捉商機!CCUS法案下月送國會,估5年帶動逾3千億投資

為實現淨零目標,馬來西亞正積極推動多種減碳技術,其中碳捕捉將於3月提交發展草案,以協助難減排產業逐步脫碳。根據達證券(TA Securities)預測,馬來西亞碳捕捉技術將在5年內吸引超過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200億元)的資本投入。
2025-02-06

川普2.0變局》德國接替美國主導JETP,歐盟、法國挹注5億助印尼能源轉型

「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JETP)是印尼推動淘汰燃煤的關鍵資金來源。儘管美國因總統川普上任而退出主導地位,德國已證實將接替美國的角色。歐盟與法國也宣布,將額外提供1,470萬歐元(約新台幣5億元)資金,支持印尼發展再生能源並加速能源轉型。
2025-02-06

川普2.0翻轉美國能源政策,MIT太陽能輸美需求看漲?台廠揭示新對策

川普1月20日上任甫宣布終結「綠色新政」,撤銷補助電動車、暫停離岸風電開發,並解除石油與天然氣開採限制,讓美國的能源政策有了180度的大翻轉。原先已經在美國布局多年的國內太陽能業者,雖然短期內不會受到直接影響,卻也謹慎觀察後續發展因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