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 全球

全球

2024-12-19

從農業廢料到高端時裝,丹麥品牌如何用低碳材質改寫時尚供應鏈?

全球環境變遷下,氣候異常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無法忽視的現實。其中為全球第二大污染來源的時尚產業面臨更大的革新壓力,重新思考材料供應鏈,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材料。在丹麥致力於永續時尚的品牌 GANNI 在2022年開啟「未來面料計畫」,投入低碳材質的開發與應用,開啟大家對於未來應用於服飾材質的想像。
2024-12-19

【更新】離岸風電CPPA再傳好消息,聯電買下CIP渢妙一期30年超過300億度綠電

半導體晶圓代工廠聯華電子18日正式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渢妙一期簽署企業購電協議(CPPA),聯電將承購該風場至少30年、總量超過300億度的再生能源,為聯電至今規模最大的再生能源交易案。
2024-12-18

大馬金融業衝刺減碳,大眾銀行砸億元建光電、興業銀行推中小企永續融資

馬來西亞金融業積極推動減碳,大眾銀行(Public Bank)將投入1,488萬令吉(約新台幣1億元),為旗下所有分行建置太陽能板;興業銀行(RHB Bank)與中小企業銀行(SME Bank)則持續推出綠色融資計畫,協助企業實現永續發展,連帶降低範疇三碳排。
2024-12-18

日本重拾核電!新草案提AI帶動低碳能源需求:最大限度利用核能、再生能源

日本為提高低碳能源占比把目光重新轉向核能,最新的能源計畫草案不僅重申核電占比達20%的目標,並將目標延長至2040年,還允許新建核反應爐。草案也刪除了2011年福島核災後「盡可能減少對核電依賴」一詞,展現了重新擁抱核電的態度。
2024-12-18

綠能浪潮推升電網人才需求!面對科技龍頭搶才,電力業如何找到留人關鍵?

淨零轉型與人工智慧(AI)應用勢不可擋。面對低碳電力需求持續攀升,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台灣面臨的能源挑戰不在於缺電,而是如何提升電力品質。他強調,台電需要更多電業專業人才,同時用電端也需具備電網專業的協作人才,凸顯電力能源領域對專業人力的需求。
2024-12-18

眺望2025|RECCESSARY線上論壇12/26開講,深度剖析台灣碳權、綠電挑戰與解方

國際綠電與碳權趨勢媒體平台《RECCESSARY》主辦的「台灣綠電與碳市場發展論壇」將於12月26日下午2時舉行線上論壇,廣邀專家學者分析目前綠電與碳市場面臨僵固性的原因及提高市場效率的解方,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2024-12-18

大馬寶騰首款電動車e.MAS7問世!親民售價挑戰中國品牌,助力低碳交通轉型

交通運輸是馬來西亞第二大碳排放來源,大馬首家國產車廠寶騰(Proton)順應電動車浪潮,於16日推出首款電動車「e.MAS7」。基本款售價不到11萬令吉(約新台幣80.3萬元),相較於中國的比亞迪(BYD)與美國的特斯拉(Tesla),寶騰的車價相當具有競爭力。
2024-12-18

回顧2024,東南亞10大重要議題(下):泰國、越南碳政策將啟動,核能成淨零重要選項

碳定價(carbon pricing)被視為是管理碳排的重要經濟工具,為促進企業減碳,泰國預計2025年起徵收碳稅,預計每噸200泰銖(約新台幣189元)起徵;越南規劃試行總量管制(ETS),首波針對150家碳排大戶。隨著2024年即將進入尾聲,作為長期關注東南亞綠電與碳權市場發展趨勢的媒體平台,《RECCESSARY》編輯部盤點了過去一年東南亞在「能源」與「減碳」領域發生的重要議題,這些變動將牽動2025年的發展趨勢,本篇文章將聚焦在減碳領域。
2024-12-17

「綠能蟑螂」掀光電躉購費率退場聲浪!太陽能何時走向市場競標?業界提2建議

經濟部12日預告2025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草案,太陽能除了小型屋頂型躉購費率持平外,其餘級距維持穩定降幅。自2010年起推行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制度(Feed-in Tariff, FIT)是推動國內太陽能發展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近期國內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2024-12-17

綠領人才搶手!職缺8年增3.29倍直追AI,哪幾個產業需求最迫切?

全球淨零趨勢推動綠色產業發展,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今(17日)公布《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指出綠領工作機會8年內大增329%,從2017年的5,161個攀升至2萬2,142個,數量已接近人工智慧(AI)領域的2.9萬個,預料在能源轉型與減碳需求帶動下,未來5年將再成長1~3倍。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