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 全球

全球

2024-08-16

MG4暫停接單!國產自製率不足,還能帶動電動車熱潮嗎?

裕隆集團旗下中華汽車代理的英倫品牌MG,發表全新國產純電動車MG4,共有兩款車型MG4 EV旗艦版、MG4 XPOWER,售價99.9萬元起。不料近期受到國產汽車零件自製率新制衝擊,原廠暫停接單。
2024-08-15

西門子歌美颯台中機艙新廠投產,首批供應海龍風場!為何高層憂心台灣5年後被日韓超車?

全球離岸風機大廠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持續深耕台灣,15日宣布台中機艙新廠正式投產,成為歐洲區以外首度有能力生產旗下商用最大機型的機艙廠,新機將首先提供給海龍離岸風電計畫,預計2025年第二季啟動安裝。
2024-08-15

再生能源、綠能差在哪?一文掌握新能源種類、趨勢與挑戰

使用再生能源是電力脫碳的重要手段。企業常提到的「RE100」倡議,其實就是使用「100%再生能源」(100% renewable electricity)的承諾。《RECCESSARY》將帶您一文看懂什麼是再生能源,與綠能的差別,以及台灣有哪些常見的再生能源。
2024-08-15

碳費是什麼?徵收辦法、收費對象一次看,跟碳稅差在哪?

為實現2050淨零目標,台灣預計今年底開始徵收碳費,環境部部長彭啟明在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中強調,今年底進入碳費先行、以大帶小的階段,未來2至3年內有機會走到碳交易總量管制,且有信心在8月底通過碳費三子法。企業關注碳費徵收辦法?徵收對象有誰?《RECCESSARY》整理目前政府碳費規劃的重點,讓讀者快速掌握。
2024-08-15

「預防水垢」也能省電?水力凈綠能科技推水分子解鏈,最高為企業省下22%耗能

空調設備占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廠區耗能20~50%,而冷卻水塔常因結垢問題影響散熱效果,導致用電量與碳排放大幅提升。新創水力凈綠能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宋富璘認為,與其「治療」,不如在一開始就「預防」水垢產生,以水分子解鏈技術為基礎,提供「WSB水垢炸彈」解決方案,可以節省8~22%的耗能。
2024-08-14

東南亞淘汰煤電難!調查揭星國銀行停止融資承諾破功,專家提3大對策加速轉型

近期調查顯示,新加坡銀行不再為燃煤電廠提供融資的承諾破功,尤其星展(DBS)、大華(UOB)、華僑銀行(OCBC)被發現,過去4年透過聯貸及資本市場,向煤炭產業提供資金高達20億美元(約新台幣640億元),引起外界擔憂。
2024-08-14

聯手推動氣候科研!國環院、氣象署簽MOU,跨域開發AI及數位攣生應用

為強化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的能力,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交通部中央氣象署14日簽署合作備忘錄,目標是整合雙方的科學研究資源,展開跨領域合作,並藉助人工智慧(AI)與數位孿生技術,提升政府在氣候調適、環境治理及污染防制等方面的能力。
2024-08-14

挨批史上最愚蠢氣候對話!川普與馬斯克世紀對談2小時,講了哪些氣候議題?外媒怎麼分析?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美國前總統川普12日於X平台上直播對談,當中觸及不少氣候相關議題,包括化石燃料的存亡、電動車的發展,以及對於核能的看法,但整場毫無主軸像是朋友聊天,甚至傳達錯誤的概念,引來是「有史以來最愚蠢的氣候對話」的批評。
2024-08-14

地源熱泵迎商機?美國首個示範計畫登場,全年恆溫12°C、冬夏兩用又節能

2023年,紐約開了第一槍,規範大多數的新建築禁止使用天然氣。此舉也讓地源熱泵(Geothermal Heat Pumps)迎來商機。今年6月,美國麻州弗雷明漢市市長為全美第一個地源熱泵示範計畫剪綵。地源熱泵系統善用地底終年穩定的溫度,為建築物提供更環保的冷暖空調。
2024-08-13

道達爾能源新創舉:廢食用油製成100%航運生質燃油,新加坡港口率先啟用

船用低碳燃料發展創下新里程碑。法國能源巨擘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生產的首批100%生質燃油(B100),5日成功在新加坡的港口導入,預料碳排能大幅減少80至90%,有望加快航運業脫碳。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