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區域
2025-03-28
4月電價確定不漲!台電估虧損再擴大500億元,祭4大措施開源節流
原先外界預期電價調漲勢在必行,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今(28日)召開卻大逆轉,委員以共識決決議4月電價不調漲。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指出,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避免對造成物價的影響,拍板電價全面凍漲,並希望各界能全力支持撥補台電1,000億元預算。
2025-03-28台灣碳封存潛力逾400億噸!西部為關鍵,產學界如何看CCUS商機?
全球淨零轉型的浪潮下,碳移除市場年增78%,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也紛紛投入。專注新能源與碳市場資訊平台《RECCESSARY》於27日舉辦線上「碳移除趨勢研討會」,邀請友特濃縮(YOUWAN)董事長王賜龍與台灣大學新碳勘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劉雅瑄,共同探討碳移除技術的發展潛力。
2025-03-28永續航空燃油成本飆升,2030年產量難達標!歐洲17家航空要求放寬SAF規定
歐盟要求擴大使用永續航空燃料(SAF)引發航空業強烈反彈。歐洲17家主要航空公司於27日發表聯合聲明,指出目前綠色燃料供應不足且成本過高,對航空業減碳目標帶來沉重壓力。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也直言,歐盟的目標根本無法實現。
2025-03-282024年全球再生能源裝置量大增585GW,風光為主力!IRENA:離2030年目標還落後
再生能源趨勢不可擋,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新報告指出,2024年新增再生能源裝置量達到585GW(百萬瓩)、增幅15.1%,總容量提升至4448GW,其中全球新增電力92.5%來自再生能源。報告顯示,若要實現2030年增加3倍綠電的全球目標,以目前的推動速度,進度落後。
2025-03-28碳移除碳權年增7.5倍!具3大減碳優勢,專家:負碳技術不受川普影響
淨零轉型當道,各國紛紛列出雄心勃勃的減碳目標,但全球的碳排放總量有增無減,若要實現1.5°C 升溫限制,2050年每年須移除至少60億噸二氧化碳,顯示「碳移除」勢在必行,專注新能源與碳市場的資訊平台《RECCESSARY》於27日舉行線上「碳移除趨勢研討會」,分析碳移除技術發展機會,剖析成為高品質碳權的關鍵。
2025-03-28【圖解】4月電價全面凍漲!家用儲能、綠電會起飛嗎?4大影響一次看
經濟部28日召開114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4月電價不調整,維持每度平均3.7556元,同時經濟部將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台電1千萬元撥補預算。電價全面凍漲主要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引發國際經濟及物價波動隱憂。
2025-03-27泰國放寬碳市場監管!擬開放區塊鏈碳權代幣,吸引加密貨幣業者入場
泰國為了活絡碳交易市場,計劃修法放寬加密貨幣監管,允許碳權、碳配額及再生能源憑證透過區塊鏈技術代幣化,開放數位資產管理業者、券商及交易商參與市場,進一步推動泰國成為碳交易中心。
2025-03-27歐洲風能協會新主席上任:確立3大能源自主方針,維繫歐洲風電競爭力
俄烏戰爭加速了歐洲能源轉型步伐,使能源本土化與自主性成為發展重點。日前上任的歐洲風能協會(WindEurope)主席安諾森(Henrik Andersen)將專注於3大核心議題,提升歐洲風能產業的韌性與競爭力。
2025-03-26越南Vingroup大舉進軍能源,擬砸9千億投入風電、光電及LNG發電建設
以電動車聞名全球的越南企業巨頭Vingroup正跨足能源領域,計劃投資風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及液化天然氣(LNG)發電廠,總金額上看300億美元(約新台幣9,600億元)。目前提案正等待越南政府審核,若順利通過,將納入新版「國家電力發展計畫」(PDP8)。
2025-03-26拚城市氣候韌性!國環院、國土署簽MOU,跨部會聯手強化氣候調適作為
為降低氣候變遷的衝擊影響,以提升氣候調適能力,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簡稱國環院)26日跟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簡稱國土署)簽署合作備忘錄,結合氣候變遷觀測科研量能與國土規劃應用,國環院院長劉宗勇指出,氣候變遷防災等前置作業就是「氣候調適」,氣候變遷調適跟國土韌性息息相關,藉由跨部門通力合作跟資訊共享,有助強化氣候調適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