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區域
2025-08-18
泰國鎖定碳交易商機!2027年啟動自願性市場,企業可抵換15%碳排
泰國碳市場仍在起步階段,據主管機關泰國證券交易所預估,自願性碳市場預計將於2027年正式啟動,時間早於強制性市場規劃,未來企業在使用碳權抵換時,上限將設為15%,這一比例與台灣相同,但遠高於新加坡。泰國當局希望藉此帶動碳市場的發展。
2025-08-15核三重啟公投辯論5》 童子賢挺核綠共存保競爭力,莊瑞雄:「核安」才是世界潮流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今(15)日舉行最後一場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地球暖化迫在眉睫,台灣需要發展經濟也要保護環境,核綠共存才能維持競爭力、環境雙贏;反方代表民進黨立委莊瑞雄則以屏東人觀點為出發,稱核三廠營運40年時間到了就要除役,全球沒有一個電廠停機又重啟,無法回應在地對核安、核廢料問題的憂心。
2025-08-15海龍計畫21座水下基礎全數交付!世紀風電揭4招解決成本上揚挑戰
離岸風電產業經歷逆風,從國際離岸風電成本上揚到日前森崴能源宣布代墊工程費認虧損,今(15日)終於傳出好消息。海龍風電今宣布,世紀風電承攬的21座水下基礎已經全數完工並交付。海龍風電認可世紀風電水下基礎品質,也肯定台灣離岸風電供應鏈實力;面對大環境成本上揚,世紀風電也透露4招控制成本。
2025-08-15AI是永續報告書的加速器,不是導航員:協作工具如何輔助企業提升永續揭露品質
隨著2025年起上市櫃公司須全面揭露永續報告書,企業組織在面對龐大的資料整合與揭露需求時,開始導入AI工具以加快撰寫流程、提升資訊品質。然而,AI並非顧問的替代者,而是專業團隊的「協作工具」——它能提升效率、協助資料處理,但無法取代對揭露準則的理解、企業策略的判讀與風險的掌握。
2025-08-14越南企業永續揭露落後東協,外媒憂氣候風險拖累下個「亞洲小龍」經濟起飛
越南改革開放帶動經濟快速起飛,外媒《美聯社》甚至稱其為亞洲下一個「小龍經濟」(Tiger Economy)。不過在經濟發展與氣候變遷掛鉤的背景下,國際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報告警告,越南百大上市公司中,僅不到7成發布永續報告,在東協主要國家中敬陪末座。
2025-08-14台泥三元電池廠大火燒掉110億元!張安平帶頭減薪20%,啟動東南亞OEM確保產能
台泥旗下子公司三元能源高雄小港電芯廠在7月14日發生火災事故至今滿月,13日晚間台泥發布重大訊息說明內部調查與財務影響,初步評估影響台泥獲利約110億元。
2025-08-14台灣光電業如何跨越3大阻礙?從生態光電到跨海拓展,產業專家剖析突圍策略
國際淨零趨勢下,台灣企業陸續訂定氣候目標並加入RE100,但國內太陽能建置進度陷入瓶頸。台灣和暄綠能總經理王文蔚13日在《今周刊》主辦「新能源國際論壇」指出,太陽能推展受阻主要有3大原因:缺乏社會共識、欠缺務實可行的綠能政策,以及能源議題泛政治化,導致缺少理性與科學的討論。他呼籲產業、政府與社會攜手合作,突破當前困境。
2025-08-13核三重啟公投辯論4》黃國昌籲正視AI電力來源,反核少女吳亞昕:別把核廢風險留給下一代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中選會在投票前舉辦5場意見發表會,第四場今(13日)登場。正方代表是有「立院戰神」之稱的台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他認爲台灣目前缺乏能源韌性,需重啟核三維持供電穩定,並正視AI電力的來源;反方代表為年僅20歲「反核少女」吳亞昕,她強調核電不是面對問題唯一解方,不應把風險留給下一代。
2025-08-13泰國DPPA推動緩慢,阻礙1兆泰銖外資流入!智庫點出綠電市場2大挑戰
泰國直接購電協議(DPPA)法規進展緩慢,不僅令企業焦急,也引發當地智庫憂心。當地智庫警告,再生能源推動力道不足,加上政治局勢不穩,恐怕導致泰國錯失規模高達1兆泰銖(約新台幣9,257億元)的外資投資機會。
2025-08-13核三重啟公投辯論3》黃士修:企業急需CFE 24/7無碳電力,甘崇緯駁核三不符歐盟綠電規範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11日舉行第三場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為「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反方代表、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則指,從核三廠今年5月停機除役至今,全台電力備轉容量率都在法定的6%以上,「沒有因為核電歸零而缺電」,且光靠節電就能省下一座核三廠的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