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區域
2025-05-15
氫能、地熱成企業購電新選項,台電:2030年綠電轉供上看400億度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即退出《巴黎協定》,近期的對等關稅措施也再次掀起國際動盪,各界對ESG政策轉向觀望,但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認為淨零仍是長期目標方向,他昨(14日)出席「淨零未來關鍵行動力論壇」指出,在RE100國際趨勢推動下,台灣綠電需求將快速成長,預計2030年綠電轉供需求將高達400億度。
2025-05-15
氣候危機來襲,醫院如何升級抗災?太陽能、遠距醫療都列入對策
當颶風、野火、極端高溫愈來愈頻繁,氣候風險分析機構估計,到2100年全球每12家醫院中就有一家因極端天氣面臨關閉的風險。為了避免營運中斷,醫院紛紛尋求因應對策。
2025-05-14
吉寶、華為攜手啟動需量反應計畫,加速東協能源轉型與資料中心減碳
新加坡跨國公司吉寶(Keppel)與中國科技巨擘華為(Huawei)將攜手開發再生能源解決方案,以東協等亞洲市場為主,推展太陽能及儲能技術應用,加速資料中心、工業園區減碳。
2025-05-14
美國IRA補貼削減力度放緩,風光電鬆口氣、生質能與碳捕捉將繼續受惠
美國國會將進一步削減潔淨能源發展的預算。眾議院共和黨議員13日提出稅收改革草案,預計縮減風能、太陽能、氫能、電動車等低碳產業的稅務減免額度,但採取漸進式削減的方式不如市場預期來得激進,反而帶動歐美風電類股大漲。
2025-05-14
非核家園2》核能延役爭議多,台灣該研發小型核電SMR嗎?機會與風險一次看
在邁入非核家園前夕,《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下簡稱《核管法》)修法昨(13日)三讀通過,核電廠可延役最長20年,不過核三廠2號機仍將在5月17日依法正式停機。
2025-05-14
RECCESSARY最新季報上線|碳移除跟傳統碳權差在哪?解析淨零時代下的關鍵技術
《RECCESSARY》5月14日發布《碳移除關鍵報告:企業減碳佈局的下一步》報告,解析碳移除市場的發展趨勢與未來走向,碳移除不僅作為減碳策略的補充手段,更可能成為未來碳權市場的重要支柱。
2025-05-13
氣候調適投資興起!倫敦證交所:為綠色經濟挹注新活水,去年創造30兆收入
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行動成為推動綠色經濟的新動能。倫敦證交所一項研究顯示,去年與氣候調適相關的解決方案為全球增加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元)的收入,而調查名單中,超過3成企業表明已經投入氣候調適行動,其中又以房地產及公共事業領域參與度最高。
2025-05-13
越南修訂PDP8,拚首座離岸風場落地!專家:電價制度不明成企業投資痛點
越南第8版「國家電力發展計畫」(PDP8)修正版,計劃大幅擴增風力發電、廢轉能等再生能源比重。但資金與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性,仍使私人企業投資卻步。專家建議,越南政府應從電價制度著手,提升透明度與獲利潛力,進而提振市場信心。
2025-05-13
風睿能源增持海能風電成最大股東,市場動盪中為離岸風電挹注信心
本土離岸風電開發商風睿能源(Synera Renewable Energy)今(13日)宣布完成「海能風電(Formosa 2)」股權收購,持股比重自原有的25%增加至51%,晉升專案最大股東。
2025-05-13
非核家園1》首個沒有核能的夏天!台灣能源轉型重押天然氣,供電面臨哪些風險?
隨著核三廠2號機除役,台灣將迎來史上首個「無核能」夏天,為能源轉型寫下新里程碑,也是考驗穩定供電承諾的開始。雖然政府已掛保證到2032年前供電無虞,能滿足人工智慧(AI)蓬勃發展伴隨的高用電,但專家認為,台灣雖然不缺電,但缺的是電力調度的彈性與風險控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