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服務業及其他
2025-09-16
氣候訴訟挑戰多!全國律師聯合會發表「氣候宣言」,倡議律師4大行動
今年7月23日,國際法院(ICJ)公布首份關於氣候變遷的諮詢意見,指出保護氣候是所有國家共同承擔的義務,任何國家都有權要求排放大戶停止不當行為,甚至透過國際法庭尋求救濟。
2025-09-12醫療業範疇三排放占逾7成!從循環箱到制服回收,醫院淨零有什麼新招?
醫療業淨零挑戰不容小覷,其範疇三占比高達71%,涵蓋供應鏈、運輸與廢棄物管理,過去焚化或掩埋比例也高達85%。環境部政務次長葉俊宏今(12日)於亞太永續博覽會「低碳醫療國際論壇」表示,將透過跨部會合作推動綠色醫療與深度節能。論壇同時聚焦循環箱、制服再利用與醫療塑膠回收,呼籲供應鏈與院所攜手發展高值化循環經濟,加速醫療業淨零。
2025-09-09AI的效率進步,是否真的能拯救環境?—— 傑文斯悖論下的隱形代價
隨著 Google 首度公開其 Gemini 模型的能耗數據,AI 的「環境成本」再度引發關注。表面上,單次查詢僅耗費看電視九秒鐘的電力與五滴水,看似微不足道;然而,當使用次數以億計成長,總體影響卻可能遠超過傳統搜尋時代。這正是「傑文斯悖論」的縮影:效率越高,使用越多,最終環境負擔不降反升。
2025-09-08Netflix攜美國森林基金會敲定15年碳權協議,「創新融資」如何帶動農村碳經濟?
「透過正確的投資與科學驗證,自然氣候解方能也可成為強大且可靠的工具,」美國森林基金會(American Forest Foundation,AFF)專案融資與環境市場資深總監林格(John Ringer)說道。AFF日前宣布與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簽署長達15年的碳權協議,不僅協助美國南方植樹造林和森林復育,新穎的「里程碑融資」模式,也解決自然解方的財務挑戰。
2025-09-02GenZero首份永續報告揭曉,減排300萬噸達標逾4成!高層透露綠色投資機會與風險
新加坡綠色投資公司GenZero於1日首次發布永續報告書,指出其投資已協助減少約3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達成既定減碳目標的近一半。公司高層看好東南亞碳權市場的成長潛力,但同時坦言,受總體經濟不確定性影響,部分碳相關計畫可能延遲,進而拉長投資回報週期。
2025-08-28中科打造全台首座負碳基地!匯集5家綠色科技廠商,生物炭、先進材料等技術亮點揭密
呼應2050淨零策略,中部科學園區正積極推動低碳科技創新,中科管理局27日匯集5家多元綠色解方科技廠商,公私協力加速低碳科技創新,宣布在中科推動示範計畫成立全台第一個「台灣碳移除中心」
2025-08-27永續金融驅動ESG!綠債首年助範疇一減碳21%,金管會促企業數位化迎戰淨零轉型
金管會聯手多部會去年發布第2版「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涵蓋半導體、面板、製造業等5大產業。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胡則華26日出席ESG高峰會論壇提到,金融業帶動企業永續轉型,綠債發行首年可減碳21%;鋼鐵、造紙等產業代表則指出,製造業因複雜技術與碳排放計算缺乏標準,轉型挑戰大,需加速數位化以因應未來強制揭露規範。
2025-08-25新加坡9月動工全球最大海洋碳移除廠!新創技術獲淡馬錫青睞,為何環境衝擊仍是隱憂?
全球最大海洋碳移除設施預計9月底在新加坡大士港(Tuas)動工,提供海水電解技術的美國新創公司Equatic近日完成A輪融資,獲得淡馬錫信託(Temasek Trust)等投資機構支持。但部分環境專家持保留態度,除了憂心新技術可能對海洋生態造成難以預料的影響,也怕碳移除反而會加深企業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2025-08-25一張圖看F1賽車碳排!從生質燃料布局碳抵換,如何在飆速中達成2030年淨零?【分析】
由知名演員布萊德·彼特主演的賽車電影《F1》在全球票房表現強勁,讓觀眾感受到這項運動的獨特魅力,然而F1(一級方程式賽車)追求的不只是賽道上的極速,也包含減碳的速度。
2025-08-21台灣首例「增強岩石風化」試驗有成果:作物產量增2倍、土壤碳匯提升逾20%
台灣首例「增強岩石風化」(ERW)碳匯試驗今(21日)傳出好成果,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攜手台大農化系及京都府立大學生命與科學院,在新北市三芝農田以玄武岩促進土壤碳匯,歷時15個月完成試驗。結果顯示,作物產量增加兩倍,土壤增匯更超過20%,展現ERW技術在農業減碳與增產上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