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政策與規範
2024-09-03
付錢請員工「騎自行車上班」!單車減碳潮流席捲歐洲,台灣能否跟進?
為了達到減碳目標,歐洲各國紛紛推出鼓勵自行車通勤的政策,甚至付錢請員工騎自行車上班,這些措施期望大眾用低碳的自行車取代機車、汽車等高汙染的交通方式。
2024-09-03
碳循環是什麼?為何企業需要了解?看懂碳循環與ESG關係
碳循環不僅影響地球的生態平衡,也直接關係到企業的永續發展。什麼是碳循環?企業了解碳循環有什麼好處?《RECCESSARY》帶您了解碳循環原理如何助力企業在追求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目標的同時,實現長期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2024-08-30
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遭歐盟控違規,3年前就被提醒!台灣綠能政策怎麼走?
離岸風電為台灣能源轉型的重要火車頭,如今卻因為「風電國產化」,被歐盟告上WTO,預計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將於9月赴比利時布魯塞爾,和歐盟就風電國產化爭議舉行首度諮商,事實上3年前歐盟就有類似的提醒。台灣風能協會榮譽理事長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教授簡連貴認為,台灣可重新審視國產化政策方向,挑選出台灣具有發展優勢的項目,更能貼近台灣的海域氣候。
2024-08-29
碳費3子法正式公告!排碳大戶2026年開徵,優惠費率、專款專用流向一次看
環境部29日正式公告「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碳費3子法,確定2026年開徵碳費,碳費也將成3大綠色基金的燃料,環境部部長彭啓明指出,台灣正式進入排碳有價時代。
2024-08-29
碳足跡盤查、碳盤查哪不同?怎麼計算認證?台灣碳標籤機制一文掌握
為了降低碳排量,得先知道碳從哪裡產生。近年企業關注碳足跡議題,計算從產品的原料生產、使用及廢棄等生命週期總排放量,本文帶你快速掌握碳足跡盤查作法。
2024-08-29
【更新】國內碳權交易平台10月2日上線,誰會參與買賣?商品內容有哪些?
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環境部7月發布的國內碳權交易管理辦法已於8月15日正式上路,緊接著環境部預計8月底公告碳費3子法,最快9月底、最遲10月初就可在碳交所看到首批國內碳權,碳定價相關子法與商品將愈來愈明朗。
2024-08-22
再生能源售電業達75家!經濟部拋「泛官股售電平台」,為何公會轉支持?
經濟部日前拋出設立泛官股售電平台想法,引起業者恐慌。由於泛官股售電平台僅針對離岸風電統購分銷,不涉及目前主流的太陽光電,後續與業者溝通後,再生能源公會表示肯定,認為能夠打通中型企業購買綠電瓶頸。
2024-08-21
經濟優先?紐西蘭新政府推翻多項環保政策,報告示警2035年減排目標告急
紐西蘭環境部最新減排計畫文件顯示,該國可能無法實現2035年減排目標。儘管2022至2030年的氣候目標進展順利,但若不採取新措施,2030至2035年期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比目標高出7%。同時,紐西蘭總理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去年上台以來,他領導的中間偏右聯合政府,為了振興經濟,取消石油和天然氣探勘禁令、延後農業碳定價政策實施。
2024-08-21
台電下令桃園以北拒供資料中心用電!北台灣為何陷供電瓶頸?怎麼補救?
國際大廠紛紛來台設置人工智慧(AI)、雲端資料中心,只是近期各地區停電頻傳,8月初台電更投下震撼彈,針對桃園以北不再核供5MW(千瓩)以上資料中心用電,加上核三1號機已於7月退役,台灣供電量能與輸電再度被放大檢視,不禁令人憂心台灣電力出了什麼問題?
2024-08-15
碳費是什麼?徵收辦法、收費對象一次看,跟碳稅差在哪?
為實現2050淨零目標,台灣預計今年底開始徵收碳費,環境部部長彭啟明在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中強調,今年底進入碳費先行、以大帶小的階段,未來2至3年內有機會走到碳交易總量管制,且有信心在8月底通過碳費三子法。企業關注碳費徵收辦法?徵收對象有誰?《RECCESSARY》整理目前政府碳費規劃的重點,讓讀者快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