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全球

2025-03-18

開箱全台首棟德國認證「被動節能房」,打造完美隔熱、用電自給自足建築的秘訣在哪?

在臨海的台南古都安平,無畏烈日與海風包夾,去年落成了全台灣第一棟從零開始打造的「被動房」。全名是被動式節能建築(Passive house),室內全年保持舒適溫濕度,卻能維持近乎淨零能耗,甚至還能發電自用。
2025-03-17

專家解析碳移除市場趨勢,企業如何加速減碳目標?

全球淨零承諾推動減碳技術與市場發展,企業對高品質碳權的需求持續攀升,科技巨頭積極採購,甚至直接投資負碳技術。RECCESSARY邀請產學專家從碳移除碳權採購、碳捕捉技術應用與負碳技術發展三大角度,剖析碳移除市場的最新發展趨勢。
2025-03-17

經濟部「菲律賓種綠電」報告出爐:電池船送電每度5.5元起、海纜受限技術難評估

經濟部長郭智輝去年10月拋出「菲律賓送電回台」計畫,有意到菲律賓設電廠,再把綠電帶回台灣,引發業界高度關注。不到半年時間,「台菲電力合作評估報告」近日出爐,指出菲律賓太陽光電潛力高,但海底電纜還需要做好海底探勘,以及電池船運輸每度成本不含電價成本高達5.5元,顯示台菲電力合作面臨技術、法規與成本考驗。
2025-03-17

美國掀綠色反彈浪潮!企業、投資機構陷兩難,ESG為何成為眾矢之的?

隨著川普上台,美國反ESG運動與綠色倒退似乎越演越烈。不論是制度化、商業投資到實踐過程,ESG治理都存在高度複雜性和爭議,特別是在與當地經濟利益或政治意識形態常常發生衝突的地區,ESG主導投資的措施不斷受到質疑。全球企業與ESG投資機構是否正在走回頭路?
2025-03-14

北市綠建築免費診斷開跑!工程補助最高300萬元,降低都市熱島效應

都市熱島持續升溫,為推動體感降溫計畫,台北市建管處針對5年以上既有建物,即日起至4月25日推出綠能建築免費診斷評估,並提供綠屋頂、綠能社區工程補助計畫,工程補助最高可達49%,限額300萬元。
2025-03-14

全球17座大城市陷「氣候鞭笞」危機,中國杭州、印尼雅加達衝擊最深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世界各大城市正經歷極端的「氣候鞭笞(Climate whiplash)」現象,衝擊水資源供應、基礎設施及公共衛生,研究報告顯示,印尼雅加達、中國杭州、美國達拉斯、肯亞奈羅比等17城市的氣候已發生劇烈變化。
2025-03-14

碳移除是什麼?生物炭、DAC、BECCS差在哪?各種負碳技術一次看懂

為減輕氣候變遷的影響,除了進行能源轉型、提高能源效率等減少人為排放溫室氣體外,也需要移除過去人為排放的過多二氧化碳。《RECCESSARY》藉由整理不同的「碳移除」技術,帶讀者了解緩解氣候變遷的重要解方。
2025-03-13

台塑新智能全台最大電芯廠完工量產,董座王瑞瑜呼籲加強國產電芯支持

耗時一年半、投入百億元打造的台塑新智能彰濱工業區台塑尖端能源2.1GWh(百萬瓩時)電芯及模組廠,今(13日)正式對外亮相。該廠的產線自動化程度高達80%,並已接獲大規模儲能案場的訂單,預計今年將陸續出貨車用電芯。此外,台塑新智能還成功研發出專為美國資料中心設計的UPS電池系統,計劃進軍人工智慧(AI)市場。
2025-03-12

種樹如何拿碳權?國內首座林業碳權示範區啟動,一次看環境部4項林業方法學

自然碳匯推動除了助力國家、企業一同減碳,也能加速產學合作研究。國內第一個林業碳權示範區也在今(12日)啟動,財政部國產署、中興大學、元衫森林等齊聚台東池上植樹,在71.98公頃國有土地上種植13萬棵樹,推動台灣第一批大規模自然碳匯新植造林案。
2025-03-11

核三廠2號機5月停機,核電延役有哪些前提?環團籲優先修核安三法

日本311福島核災滿14年,全國各大反核團體紛紛召開記者會,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指出,台灣核安相關法制有許多須要改進的地方,反對在野黨提出延長核電廠運轉使用年限至60年,並呼籲應先關注核安修法;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則認為,若不滿台灣再生能源進展,應檢討台灣過去的綠能政策,而非延長老舊電廠改用核電。

立即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掌握全球熱門綠能話題。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