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全球

2025-01-23

碳盤查範疇三怎麼算?證交所公布供應鏈、員工通勤等15類量化方法,助上市櫃接軌IFRS

為協助台灣上市櫃公司於2026年接軌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發布的國際財務報表準則(IFRS) S2準則,其中範疇三溫室氣體盤查對於國內企業挑戰大,證交所於22日發布「範疇三溫室氣體盤查參考指引與常見問答集」,解析15類範疇三排放來源的量化方法,透過提供方法架構,幫助企業完成碳盤查作業。
2025-01-23

川普退氣候協定引油氣業不滿,大型石油業者批:削弱美國影響力、增加監管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旋即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打算再度擺脫聯合國減碳義務的束縛。不過此舉卻引發部分油氣業者的不滿,他們認為政策轉變無助推動乾淨能源的投資,反而凸顯了能源轉型過程中,政策與產業發展脫節的現象。
2025-01-23

綠能業備用容量新規將上路!業界拋出3疑慮,呼籲開放電力市場

過去台電為台灣唯一的售電用戶,備用容量義務職責僅由台電承擔,但隨著民間開放再生能源售電,將來也需要共同承擔供電穩定義務,未來綠電業者無論規模大小,都需要準備「備用容量」,包括儲能、燃氣與需量反應。
2025-01-23

國家自定貢獻NDC為何重要?台灣2035年減碳38%,一文掌握NDC3.0提報進程

2025年迎來每5年一次的國家自定貢獻(NDC)更新大挑戰,且規劃2月提報截止的時間將屆,影響的是全球接下來10年的減碳行動,但具體包含哪些面向?各國的進展又如何?《RECCESSARY》帶您快速了解重點。
2025-01-22

環境部預算凍結13%、川普退《巴黎協定》,彭啓明憂全球減碳進程停滯

近期國內外氣候治理再掀波瀾,美國宣布再度退出《巴黎協定》並進入能源緊急狀態,國內環境部也因總預算案刪減受到衝擊。環境部部長彭啓明分析,美國第一次退出協定期間,8年內仍達成顯著減碳成效,但此舉無疑將拖累全球減碳進程。
2025-01-21

立院三讀通過總預算案!環境部淨零預算、台電千億補貼遭砍,影響一次看

立法院如火如荼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在今(21日)休會前完成三讀,今年度總預算將遭刪除約2,075億元,刪減金額創下史上新高,能源相關的預算包含淨零、節能、台電預算等,氣候倡議組織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TCAN)指出,將衝擊淨零轉型、綠色成長與碳費推動等氣候治理。
2025-01-21

川普正式上任!宣布美國能源緊急狀態、退出《巴黎協定》,還推翻了哪些減碳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正式接掌白宮,首日預計將簽署多達100項行政命令,包括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宣布能源緊急狀態、大幅放寬化石燃料與碳排放限制,以及撤銷電動車強制令等,誓言全面推翻拜登政府的綠色新政。
2025-01-21

區域電網新機遇1》全球電網串連為何是趨勢?從歐盟、東協電網經驗,看台灣跨國送電可行性

台灣四面環海,屬於孤島型電網系統,一旦發生能源危機,無法及時從鄰近的國家購電支援,除了倚靠台電做好電力供需管理外,發展國與國之間的「區域電網」,連結再生能源的需求,成為接下來重要的趨勢。《RECCESSARY》推出「區域電網新機遇」系列專題報導,盤點國際的區域電網合作案例,與台灣發展的可行性,探討區域電網下的機會與挑戰。
2025-01-20

Google首次投資生物炭!攜手印度、美國新創,預計取得20萬噸碳權

為實現淨零目標,美國科技巨擘Google首次選擇生物炭(biochar)技術產生的碳權,並於16日宣布與印度新創公司Varaha,以及美國Charm Industrial簽署長期合作協議,計劃在2030年前購買總量達20萬噸的生物炭碳權。
2025-01-20

氣候通膨衝擊家戶支出3年增加8000元,環境部:通膨討論需更多科學佐證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計算通貨膨脹的依據,然而台灣已經連續三年突破2%警戒線,綠色和平召開記者會指出,極端氣候事件導致的農作物減產、生產力下降及供應鏈中斷,已改變供需平衡推高生活成本,三年內讓台灣家庭支出增加8000元;對此環境部認為,環境部同樣重視氣候變遷與減碳工作,但通膨討論需更謹慎與更多數據。

立即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掌握全球熱門綠能話題。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