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率領官員們公布未來5年的政策藍圖。(圖片來源:馬來西亞政府)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7月31日公布國家發展藍圖,預計在2030年以前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高至35%,並串聯馬來西亞半島與砂拉越之間的電網,提高再生能源出口機會,另外也將重啟核電計畫,將核能納入電力結構,加速國家低碳能源轉型。
大馬拚電力市場改革,提高再生能源占比
簡稱為13MP的第13個馬來西亞計畫(13th Malaysia Plan)是安華政府針對接下來5年(2026-2030年)提出的施政方向,內容包含3大核心、9大關鍵戰略,預計投入經費4,300億令吉(約新台幣3.01兆元),目標將馬來西亞打造成亞洲領先經濟體之一,躋身全球30大經濟體。
在再生能源發展方面,馬來西亞計畫將其發電裝置容量占比從29%提升至35%,其中砂拉越的占比已經超標,達到62%,而連接東西馬的電網也在計畫中被提及,可望進一步擴大區域東協電網(APG)及跨國電力交易,但沒有提供更多細節及進展。
安華在向國會說明計畫內容時提到,馬來西亞正邁向成本反映型的電力市場,電價能更實在地反映出發電、輸配電、再生能源相關成本,如此有助於提高能源系統效率,釋放更多投資及發展機會。
安華在演說中提到馬來西亞正邁向成本反映型的電力市場。(圖片來源:馬來西亞政府)
提議恢復核電計畫,預計2031年啟用
13MP將持續推展社區再生能源整合機制(CREAM)、企業再生能源供應計畫(CRESS),鼓勵一般民眾及企業加入綠電市場,並搭配馬來西亞國家能源轉型基金(NETF),以混合融資的方式帶動低碳及減排產業發展。
根據計畫內容,馬來西亞政府希望在2030年前將永續航空燃料(SAF)的混摻比例提高至5%,另外也有意在烏魯登嘉樓縣(Hulu Terengganu)擴大浮式光電、水力發電及綠氫基地的規模。
過去因為日本福島核災而喊停的核電計畫,安華政府也提議恢復,且預計在2031年成為國家能源結構的一環,為馬來西亞提供低碳潔淨能源,目前規劃將由能源及水務轉型部(PETRA)旗下負責協調國家電力改革的組織MyPower Corp負責,確保符合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