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資料中心巨頭Equinix表示已經開始尋求替代能源,以因應馬來西亞不斷高漲的電價。(圖片來源: Equinix)
為鼓勵住家及企業使用再生能源,馬來西亞政府1日再度調降綠色電價附加費(GET),降幅最高達8成,並同時推出升級版GET GreenPath計畫,專為資料中心等用電大戶設計,替馬來西亞成為區域低碳科技樞紐鋪路。
大馬調整綠色電價費率,取消以用戶類別區分級距
配合7月新版電價機制生效,馬來西亞能源及水務轉型部(PETRA)同時宣布調整綠色電價計算方式,將原先依用戶類別設定的費率,改成單一定價模式,而之前沒受到不平衡成本轉嫁機制(ICPT)影響的用戶,也將無縫對接剛上路的「自動燃料調整機制」(AFA),不會被徵收額外費用。
即日起,1年期的用戶每度綠電的附加費為5仙(約新台幣0.34元),2年期每度電4仙(約新台幣0.27元),3年期為3仙(約新台幣0.21元)。
過去費率按照用電類型區分,家庭及非家庭低電壓用戶的費率為每度10仙(約新台幣0.68元),而非家庭中高電壓用戶為20仙(約新台幣1.37元),並依約期拉長向下遞減。相比之下,新舊費率最高相差超過8成。
GET的運作方式是用戶透過訂閱制,在原先的電費上額外支付附加費,即可取得有國家背書的再生能源憑證,證明其對減碳、永續發展的承諾。而為了鼓勵能源轉型,馬來西亞政府一再調降附加費費率,2023年每度最高為21.8仙(約新台幣1.49元)。
PETRA認為,新版GET提供更靈活且實惠的價格,有助於提振用戶綠電採購的信心。而根據政府統計,2021年推行GET至今,累積用戶達到3,551個,綠色電力供應達到10,500GWh(百萬度)。
馬來西亞政府再度調降綠色電價附加費(GET),希望提振用戶對綠電採購的信心。(圖片來源:iStock)
針對用電大戶推出新方案,引導資料中心使用綠電
此外,PETRA還新推出升級版GET Greenpath方案,以資料中心及製造業等電力需求較高的用戶為主,並收取額外象徵性管理費每度0.2仙(約新台幣0.014元),避免再提高綠電使用門檻。
事實上,剛上路的新電價機制,對於目前仍以灰電為大宗且電力密集的資料中心來說,成本將大幅增加。捷策資料中心顧問公司(Sprint DC Consulting)創辦人吳須亮(Gary Goh)估算,一座100MW(千瓩)的資料中心的額外成本上看1,500至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4.3億至5.7億元)。
馬來西亞資料中心協會主席馬哈迪(Mahadhir Aziz)表示,電價上調可能會使馬來西亞失去優勢,使資料中心的投資流向鄰近的越南和泰國。而在馬來西亞擁有兩個案場的美國大廠Equinix表示,已經開始在找各種替代能源,希望能減輕電價上漲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