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馬國鎖定兆元商機,打造碳捕集跨國中心!CCUS新法案預計11月送交國會

EN

馬來西亞國會大樓。(圖片來源:iStock)

馬來西亞計劃推動新法案,促進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的投資。經濟部長拉菲茲(Rafizi Ramli)透露,這項碳捕集的漸進式監管框架法案(progressive regulatory framework bill),預計在內閣審議後,於11月的國會會期提交審議批准。

馬國擁碳捕集巨大潛力,估30年內創造兩千多億美元價值

拉菲茲在一場石油與天然氣服務與設備(OGSE)的高層論壇上強調,政府會把握機會,讓馬來西亞成為碳捕集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而不只是區域型的,「由於碳捕集牽涉大量資本,因此需要設定框架確保投資有經濟效益」。

馬來西亞政府看好碳捕集市場發展,預計未來30年內能為該國貢獻2,000億至2,500億美元(約新台幣6.4兆至8兆元)的附加價值毛額(GVA),且創造20萬個就業機會,並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因此在去(2023)年7月啟動的「國家能源轉型計畫」中,規劃2030年以前開發3座碳捕集中心,兩座在半島地區、一座在砂拉越,預估每年碳儲量為1,500萬噸。

拉菲茲表示,馬國政府將把握機會推動碳捕集投資。(圖片來源:拉菲茲臉書)

馬來西亞具備龐大碳捕集潛力,主要因為部分油氣田使用年限將屆,根據馬來西亞石油管理公司(MPM)的數據,該國16個枯竭油田的碳儲存潛力超過2.4億噸,加上當地人才與政策支持,馬國被認為有機會成為澳洲、日本等主要市場的跨國碳儲存中心。

其中位於砂拉越州近海的卡薩瓦里(Kasawari)廢棄油田的碳捕集計畫,有機會在2026年正式啟動,並成為馬來西亞第一且最大的碳捕集廠。包括卡薩瓦里計畫在內,砂拉越官方估計今(2024)年將簽署3個碳捕集計畫。

馬國油氣田老化問題嚴重,經長籲產業轉型尋求碳儲存方案

砂拉越州總理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 Openg)承諾,會為當地產業制定必要的法規,以維護權益與安全,他預料,碳捕集可為當地油氣業在2030年以前帶來600億令吉(約新台幣3,900億元)的收入。

而油氣田老化問題也將迫使業者尋找新出路,拉菲茲指出,該國石油產量將在接下來5年內下降30%,但能源消耗將在2050年翻倍,因此他呼籲相關產業配合轉型,「我們不能再倚靠過去石油與天然氣的主導地位,來滿足自身電力需求。」

資料來源:Malay MailThe StarMIDA

相關主題
馬來西亞力拼2035年綠能達40%!提前開放第三方准入促進資料中心投資
馬來西亞成立能源交易所 促進東協跨境綠電交易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