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議院6月28日晚間啟動新版《大而美法案》的表決程序,美國總統川普也希望該法案能在7月4日前闖關成功。(圖片來源:美國白宮)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當地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產業陷入低潮。聯邦參議院近期提出的最新版《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稅收與支出法案,更進一步加快取消風電、太陽能與電動車等補貼,並加重賦稅。
美國潔淨能源協會(ACP)預估,此舉將導致家庭與企業電價上漲8%至10%,部分州的漲幅甚至可能逼近20%,對綠電依賴度高的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AI)產業,已開始將目光轉向海外,這恐怕將使美國在數位競賽中拱手讓出領先地位,助長中國崛起。
《大而美法案》上路,對潔淨能源衝擊有多大?
過去拜登政府時期大力支持再生能源,藉由《降低通膨法案》(IRA)補貼綠能、電動車產業,然而改朝換代後,川普大幅轉向支持傳統化石燃料和核能。美國能源部長兼油氣大亨萊特(Chris Wright)先前表示,風電和太陽能不再屬於需要補貼的新興產業,也抨擊這兩個能源反而推升電網成本,主張將核能、地熱和核融合能列為3大新興能源。
而在參議院最新版減稅法案《大而美法案》中,更加速終止風電和太陽能的投資與生產稅收抵免,將撤銷IRA中對風能、太陽能、電池和其他潔淨能源技術的獎勵措施。此外,針對在2027年底後完工、無法證明沒有使用中國零件的風電和太陽能專案,也將被額外徵稅。
在電動車方面,參議院版的法案規定,7,500美元的電動車稅收抵免將提前於9月30日終止,與眾議院提案將此優惠延長至2025年底的版本相比,對電動車產業的衝擊將更明顯。
新版《大而美法案》也將拉高電價,該法案適用於自今年6月16日起至2036年間動工的專案,以及2027年後才投入使用的計畫。ACP分析,法案對風電與太陽能計畫課徵額外稅款,預計將推高消費者電價8%至10%,並為潔淨能源相關企業帶來約40至70億美元的稅收負擔。
參議院已經在6月28日晚間啟動新版《大而美法案》的表決程序,6月30日展開馬拉松式連續投票(vote-a-rama),川普也希望該法案能在7月4日前過關,並送交本人親自簽署立法。
參議院最新版《大而美法案》加速終止風電、太陽能的投資與生產稅收抵免。(圖片來源:pixabay)
光電商:若不保護綠電投資,太陽能市場將拱手讓給中國
曾是川普親密戰友、後來決裂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X平台發文大力抨擊,指參議院的最新法案將摧毀數百萬個就業機會,對國家造成巨大策略性傷害,「慷慨施捨過時的產業,卻扼殺未來的產業。」
The latest Senate draft bill will destroy millions of jobs in America and cause immense strategic harm to our country!
— Elon Musk (@elonmusk) June 28, 2025
Utterly insane and destructive. It gives handouts to industries of the past while severely damaging industries of the future. https://t.co/TZ9w1g7zHF
風力發電、太陽能已經在美國佔據重要地位,以共和黨票倉愛荷華州為例,60%以上的電力來自風力發電。ACP分析也指出,新法案對成長最快的能源產業打擊甚鉅,首當其衝的是原本受益最多的農村地區。
根據新版《大而美法案》,若風光電計畫所用材料比例來自中國等限制國,需繳納懲罰性稅款。潔淨能源專家也警告,該規定表面上促進國內製造,實則大幅拉高專案開發成本,將衝擊需大量用電的資料中心與AI公司。
ACP預估,預計到2040年,再生能源專案需求將大幅增加35~50%,然而受到新規衝擊,風能和太陽能裝置量將減少300GW(百萬瓩),導致30萬個綠能相關就業機會消失,投資資本損失4,500億美元。
能源智庫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指出,對風能和太陽能徵收消費稅,除了業界失去稅收抵免外,還將提高成本10~20%,額外成本都將轉嫁給消費者。
對於已經在美國投入25億美元擴建的太陽能廠商,也認為政府應保護產業。韓國太陽能製造商Qcells斯托普克 (Marta Stoepker)表示,參議院必須保護投資以及產業創造數萬個就業機會,避免市場被中國奪走。
ACP也分析,綠電需求量高的資料中心、AI產業相關企業也會把目光轉向海外,尋求穩定且價格合理的電力資源,將數位競賽拱手讓給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