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燃煤發電量罕見下降,在整體電力來源的占比跌破6成。(圖片來源:iStock)
菲律賓燃煤發電量出現17年來首度下降。獨立電力市場營運商(IEMOP)指出,由於天然氣及再生能源發電量持續上升,不但使得燃煤發電占比減少,也讓批發電力現貨價格跌至疫情結束後的低點,今年上半年跌幅逼近26%。
液化天然氣價格走跌,加快淘汰燃煤發電
IEMOP數據顯示,菲律賓燃煤發電量在今年上半年來到33.8TWh(太瓦時),較去年同期減少5.5%。就整體電力結構而言,燃煤發電的占比降至57.2%,較2024年下降4.7個百分點。
相反的,燃氣發電量在今年前6個月成長5.2%,總計來到10.36TWh,在整體電力結構中占比提高到17.5%,較2023年的歷史低點高出3.6個百分點。此外,水力發電占比也在今年上半年有所提升。
菲律賓政府在2020年宣布禁止新建燃煤電廠,已經可以預料燃煤發電將逐漸減少,但液化天然氣價格近期因為需求低迷而走跌,今年至今已經下跌13%,在進而推高使用量的情況下,似乎加快淘汰燃煤的腳步。
菲律賓電力市場自由化使得電力零售商可視情況調整來源。英國顧問公司極光能源研究(Aurora Energy Research)亞太區研究主管James Ha認為,接下來10年,菲律賓的電力需求將以每年5%的速度成長,而液化天然氣可望填補淘汰燃煤造成的缺口。
菲律賓能源大廠ACEN的陸域風機。(圖片來源:ACEN)
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現貨電價跌至相對低點
除了發電占比出現變化,電力市場的價格也因此下跌。IEMOP發現,今年上半年現貨電價跌至每度4.14披索(約新台幣2.14元),來到新冠疫情結束後的低點,且未來可能進一步探底。
菲律賓2024年現貨電價平均為每度5.58披索(約新台幣2.88元)。IEMOP表示,隨著再生能源成本降低、產量增加,逐漸取代燃煤等電力來源,並對整體電力市場的價格產生影響,如果低碳能源發電量按政府計畫持續提升,預估2029年的現貨市場電價將再下降0.90至1.32披索(約新台幣0.46至0.68元)。
菲律賓再生能源在政府利多政策下快速發展,成為電力批發市場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IEMOP認為,政府與企業的合作提高產業價值鏈的效率,加上電網等基礎設施的改善,都有利於降低現貨市場的電價。
IEMOP的數據顯示,多數電力零售商都增加現貨市場的購買量,企圖減少長期合約以控制成本。不過,現貨市場價格下跌不代表一般民眾的電價會變便宜,例如,菲律賓最大的電力零售商馬尼拉電力公司(Meralco)在7月調高電價,理由是馬尼拉電力公司與幾家發電廠簽訂長期供電合約成本較高,進而導致供電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