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總統睽違10年再站上聯合國大會講台發表演說。(圖片來源:聯合國)
印尼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23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提到印尼正朝再生能源為本的方向發展,且有信心在2060年以前實現淨零。同一天,印尼與歐盟達成歷史性貿易協議,雙方承諾取消關稅的產品超過9成,預料在再生能源領域方面,將提升棕櫚油、潔淨能源、電動車等供應鏈多元性。
普拉伯沃在聯合國演說,不忘能源轉型目標
一般性辯論(Gnernal Debate)是每年聯合國大會的重點活動,普拉伯沃在今年是第三位上台發表演說的國家領袖,緊接著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後頭,也是印尼睽違10年再度有領導人站上講台,因此演說內容受到高度關注。
針對大會主題「攜手共進」(Better Together),普拉伯沃主要講述和平、正義及人權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印尼飽受氣候變遷所苦,因此會致力於履行《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的義務,且有信心提前實現淨零目標。
普拉伯沃強調,印尼正果斷地從化石燃料為本的發展模式轉向以再生能源為本,且預計從2026年開始,新增發電裝置容量多數都將來自再生能源,而長遠目標是恢復1,200萬公頃的森林,同時為地方社區提供高品質的綠色就業機會。
印尼與歐盟簽署貿易協議,關稅壁壘幾乎全取消
同一天在印尼峇厘島(Bali),印尼與歐盟官員簽署歷史性貿易協議「印尼-歐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Indonesia-EU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CEPA),結束長達9年的談判過程,可望大幅提升雙邊貿易,其中也包括再生能源。
歐盟是印尼第5大貿易夥伴國,2024年雙邊貿易額為301億美元(約新台幣9,130億元),而協議取消高達98%的關稅,其中大部分在協議生效後立即取消,部分則逐年遞減,預計在5年內完全落實,屆時貿易額可望翻倍成長。
出席簽署協議的歐盟貿易事務執委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表示,該協議將促進歐洲企業對印尼的投資,並增加歐盟取得清潔技術與鋼鐵業所需的礦產資源,例如鎳、銅、錫等,為雙方在電動車、製藥、電子等尖端領域合作鋪路。
歐盟向印尼出口的產品預計能省下6億歐元(約新台幣214億元)的關稅,尤其是化學品、機械、汽車以及奶粉、起司等食品。
印尼預估棕櫚油、鞋類、紡織品和漁業將是協議主要受益產業。印尼棕櫚油協會(GAPKI)主席艾迪(Eddy Martono)看好協議帶來的機會,但也提到歐盟提出的反毀林法案(EU Deforestation Regulation,EUDR)仍是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圖片來源:Nanang Sujana / CIFOR)
協議可望增加棕櫚油出口,反毀林禁令延後1年上路
EUDR是歐盟綠色議程的一部分,具體內容是要求向歐盟市場銷售黃豆、牛肉、棕櫚油等商品的業者,必須提供產品製造過程未砍伐森林的證明。艾迪表示,如果EUDR持續將小農戶排除在歐洲供應鏈之外,零關稅對於數百萬農民來說將毫無意義。
擴大印尼棕櫚油出口將有機會帶動相關產品的輸出,例如生質柴油、棕櫚油化妝品以及棕櫚油衍生化學品,然而除了得面對過度補貼的質疑,印尼智庫經濟與法律研究中心(Center of Economic and Law Studies,CELIOS)執行長尤迪斯提拉(Bhima Yudhistira)也認為,EUDR是終極考驗。他強調與歐盟的協議要發揮最大效果,印尼政府必須強化相關監管。
歐盟在聲明中表示,貿易協議還包括一項關於棕櫚油的議定書,但未提供細節。不過巧的是,歐盟在同一天宣布,將第二次暫緩推進EUDR進程。歐盟環境事務專員羅斯沃(Jessika Roswall)對外表示,暫緩的原因是擔心電腦系統超載,而原定12月30日上路的規定,預計將延後至2026年12月生效。
CEPA是歐盟繼新加坡與越南之後,第3個與東南亞國家簽署的貿易協議。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弗里萬(Deni Friawan)表示,儘管棕櫚油與森林砍伐問題仍未解,但美國總統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政策,為美國以外的跨國貿易協議創造了「急迫性」,希望藉此減緩美國關稅的衝擊。
資料來源:UN、France24、Jakarta Post、Reuters(1)、(2)、EU、Nikkei Asia、Jakarta Globe、DW
延伸閱讀:印尼全面淘汰煤電踩剎車!新政府百日政績盤點,下一步退出《巴黎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