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邁入台版CBAM元年!申報規劃時程出爐,比照歐盟納管6項水泥產品

(圖片來源:iStock)

台版CBAM將優先列管水泥、鋼鐵產品。(圖片來源:iStock)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於2027年正式實施,英國、美國也陸續推出碳關稅相關草案。為防止碳洩漏、維護產業競爭力,台灣版CBAM呼聲不斷,環境部長彭啓明昨(24日)也明定2026年將是「台版CBAM元年」。

根據環境部規劃藍圖,目標是在今年完成申報產品、碳排計算方式,2026年完備法規並啟動試申報作業,2027年正式要求企業申報2026年度納管產品的碳排放量。

水泥、鋼鐵優先納管,申報推動將分階段上路

目前全球已有約80個國家與地區實施碳定價機制。雖然目前僅歐盟與英國明確推動碳關稅制度,加拿大、土耳其、澳洲、美國等國仍處於討論階段,但為降低企業面臨的國際競爭風險,環境部不僅推動碳費制度,也規劃「高碳洩漏風險」認定,同時積極推進台版CBAM實施。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表示,今年將釐清適用產業、產品範圍,並研議產品碳排試申報制度。明年將成為「台版CBAM元年」,除上半年將完成法規建置並啟動試申報,政府也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公開制度內容。2027年進入實質試申報階段,但還沒那麼快收費。

依規劃,10月底前將確認優先納管的碳排產品類別,並採階段式納管,計算方式也將對接歐盟CBAM。蔡玲儀指出,6月已與水泥公會討論,將參考歐盟列管的6項水泥產品,包括水泥熟料、白色卜特蘭水泥、其他卜特蘭水泥、鋁質水泥、其他水硬性水泥、經鍛燒高嶺土/其他高嶺土質黏土等6項產品,本週也將與鋼鐵業進行溝通協調。

(圖片來源:環境部臉書)

環境部目前正與水泥、鋼鐵公會討論列管產品、碳排放量預設值、計算邊界等試申報事宜。(圖片來源:環境部臉書

碳費自主減量申請踴躍,94%企業有意願提出計畫

蔡玲儀表示,台灣碳費制度推動後,企業申請自主減量的「比原先預期更積極」。截至今年7月24日,共有312家廠商提出完整的減量申請表,其中21%希望適用每噸50元碳費、其餘79%申請適用100元碳費。此外,另有124家廠商完成意願登記,代表有高達約94%碳費徵收對象願意提自主減量計畫。

今年6月,環境部與經濟部已與歐盟執委會稅務暨關務總署(DG-TAXUD)就CBAM議題交換意見,並完整說明台灣的碳費制度與CBAM規劃內容。

不過,關於台灣碳費可以抵扣多少CBAM,目前仍待歐盟進一步釐清。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表示,歐盟預計年底前發布適用全球的一般抵扣原則,目前僅確定台灣碳費可申請抵扣,但抵扣幅度仍待認證。彭啓明也補充,原則上企業「不需要繳交兩次」費用。

歐盟方面,今年2月26日針對CBAM提出多項修正措施,包括簡化制度與設置豁免門檻,例如每年進口淨重低於50噸者可免繳CBAM,該修正案預計9月完成立法。蔡玲儀表示,經濟部初步評估指出,原本需向歐盟申報的出口廠商約有2,000家,修法後僅剩約200家需納入申報,只剩下原本的10%。

不過,歐盟7月1日再度提出CBAM制度調整方向,擬擴大納管範圍至下游產品、強化防規避條款,並明確電力排放計算規則,目前已開放8週徵詢意見。蔡玲儀表示,環境部與經濟部將密切注意對台影響,若將來範圍擴大到鋼鐵、鋁業密集下游產品,下游出口將會受衝擊,預計在8月26日前提出意見。

台版CBAM試申報制度規劃

台版CBAM試申報制度規劃。(圖片來源:環境部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