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使用狀況已成衡量企業碳中和行動的關鍵指標。(圖片來源:iStock)
緯創、鴻海、和碩、廣達、仁寶、英業達台灣電子六哥為全球供應鏈重要夥伴,近年來積極減碳以滿足客戶對於ESG的要求。研調機構DIGITIMES分析師余佩儒指出,電子六哥在提升再生能源占總用電量比例上有顯著成果,電子業再生能源取得模式,以外購與自建太陽能設施雙軌並進,中長期朝向高影響力的再生能源取得模式發展。
鴻海、緯創再生能源使用率破6成,回應RE100、24/7 CFE要求
今年為台灣全體上市櫃公司強制揭露永續報告書的元年,根據金管會規定,各公司必須於8月底前完成申報。
其中電子業溫室氣體排放以電力使用為大宗,再生能源使用狀況已成衡量企業淨零行動的關鍵指標。DIGITIMES分析,電子六哥在提升再生能源占總用電比例上已有顯著進展:2022年平均29%,2023年提升至45%,2024年再進一步推升至55%,增幅主要受到鴻海大幅拉升綠電使用比例帶動。
DIGITIMES指出,緯創與鴻海2024年再生能源使用率均突破6成,位居領先群。緯創近三年穩定維持超過6成的水準,而鴻海則自2022年僅8%的再生能源占比,躍升至2023年的61%,反映其對再生能源倡議RE100承諾與Apple、Microsoft等國際品牌客戶24/7 CFE(全時無碳電力)要求的快速回應。
延伸閱讀》RE100是什麼?台積電、鴻海響應100%綠電,揭背後商業考量
和碩、廣達、仁寶則落在中段群,2024年再生能源占比介於4至5成;英業達則為37%,雖未達成既定40%目標,但2024年相較2023年使用量成長逾一倍,顯示追趕態勢明顯。
此外,觀察到仁寶2024年再生能源使用率從47.77%下降至45.15%,仁寶受《RECCESSARY》訪問表示,「公司再生能源採購政策與路徑不變,但由於在地緣政治China+1發展趨勢下,產能移轉過程中,公司綠電使用比重在短期內略受影響,目前公司在中國的再生能源比例較其他國家高,但對中長期達成公司既定目標,仍深具信心。」
電子六哥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有逐年上升趨勢。(圖片來源:DIGITIMES)
長期:綠電憑證影響力降低,電子業將朝自建與簽署長期購電協議
若對照RE100 2024年報數據,DIGITIMES表示,RE100會員中製造業再生能源平均占比為42%,電子六哥中,緯創、鴻海、和碩、廣達、仁寶皆已超越平均值。
在再生能源取得模式上,DIGITIMES觀察,電子六哥普遍採取「外購為主、自建為輔」的雙軌策略,透過外購再生能源與憑證快速提升綠電占比,同時布局自建太陽能設施。例如緯創2024年自發自用太陽能達1,805.8萬度,簽署再生電力購電協議7,005.9萬度,再生能源憑證採購量更高達2.1億度。
余佩儒認為,短中期外購再生能源與憑證仍是電子業主流選擇,主要因應RE100或24/7 CFE要求;但從2030年以後,中長期發展將逐步淡化低影響力的憑證選項,強化企業自建太陽能、簽署長期購電協議,以及直接投資再生能源設施,尤其在東南亞生產基地,最終朝向高影響力的再生能源取得模式轉型。
在全球供應鏈面臨碳中和壓力下,DIGITIMES認為,台灣電子六哥展現的再生能源行動,正為科技產業樹立具體範例,也將成為台灣產業能否持續在國際競爭中保有關鍵地位的決定性因素。